
泥鳅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池塘应排灌方便,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中国南方稻区广阔,利用稻田养鳅,既节约水面,又能获得粮食,经济效益显著,是高效农业良好的种养模式。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还需要哪些要注意的】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生物,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由于富含营养且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泥鳅养殖的范围不断扩大,前景看好。那么,泥鳅池塘养殖有哪些技术呢?接下来了解一下吧![ 详情 ]
【关于养殖泥鳅,技术与养殖方法】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在全国各地的淡水中都有它的分布。这种鱼体型较小,身体细长,喜欢栖息在静水底层淤泥中,以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等为食。人们也经常会养殖泥鳅,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养殖泥鳅一亩的收益情况。[ 详情 ]
【稻田养泥鳅技术,疾病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泥鳅是一种属于鲤形目鳅科泥鳅属的鳅类动物。它具有细长、圆筒状的身体,头部小、口小、眼小,嘴角上有须,背部及两侧呈现灰黑色,全身有小黑斑点,并且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 详情 ]
泥鳅如何才能安全越冬?泥鳅越冬需要注意的问题
泥鳅在越冬前和许多需要越冬的水生动物一样,应加强越冬前的饲料管理,多喂食营养丰富的饵料,使泥鳅饱腹;要有良好的越冬环境,选择越冬养殖场所要选择背风向阳、保水性能好、池底淤泥厚的池塘作为越冬池;适当给越冬池施肥;选择良好的越冬泥鳅种类;采取保温防寒措施;加强越冬期间的进、排水管理。
泥鳅和黄鳝哪个好养殖?黄鳝和泥鳅的区别
泥鳅的养殖方法比较简单,养殖成本较低且不易生病,黄鳝养殖要求严格、资金投入较大且易引发疾病,所以泥鳅比黄鳝好养殖一些。泥鳅比黄鳝小、短一些,有胸鳍和尾鳍,嘴长触须,黄鳝稍长、粗,嘴不带须,但二者营养价值与口感区别不大。黄鳝和泥鳅混养可以节约饵料、改善环境,还能够预防疾病。
泥鳅该如何繁殖,附亲鳅的选择与培育
泥鳅是通过产卵的方式繁殖的,产卵时会出现数尾雄鳅追逐纠缠1尾雌鳅的情形,雄鳅还会用嘴不断吸吻雌鳅的头部和胸部,刺激雌鳅产卵,同时排出精子,完成体外受精,2~3天即可孵出幼苗。亲鳅可以从稻田、池塘、沟渠、河川等水域中捕捉,也可以从市场或泥鳅养殖场购买,亲鳅最好选择体形端正、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个体。
泥鳅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附发病原因
赤鳍病是由于池水恶化、营养不良等原因而引起的,可用孔雀石绿溶液或食盐水溶液浸泡。泥鳅得肠炎时,行动会变得缓慢,鳅体发乌变青,腹部会出现红斑,可用磺胺咪加抗坏血酸盐拌饲料连续投喂3天。水霉病可采用雀石绿溶液或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如果泥鳅出现发烧,应减少放养密度并立即更换或补充新鲜凉水。
泥鳅养殖池的水质管理方法,泥鳅养殖场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注意天气变化,控制池塘水温;加强水质控制,避免水质恶化;关注水源变化,防止污染中毒事件发生。暴雨后定期用生石灰、二氧化氯、二溴海因等药物消毒,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喂养,发现死鱼和病鱼立即捞取,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治鱼类寄生虫病害,杀死甲壳动物时,一般选择敌百虫和菊酯类鱼药。养殖水体应该定期施用生石灰。
泥鳅的生活习性特点, 泥鳅的管理
泥鳅属温水性鱼类,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多栖息于静水或水流缓慢的池塘、沟渠、湖泊、稻田等浅水域,通常生活在水的底层,有时喜钻入泥中,喜中性和偏酸性的泥土。善逃逸,春夏季节涨水时,池壁稍有漏洞,一夜之间就会逃走。因此,养殖泥鳅,务必加强防逃管理,进、出水口一定要有防逃设备。
被称为“水中之参”的是什么,泥鳅主要有哪些品种
被称为"水中之参"的是泥鳅。泥鳅也叫鱼鳅、泥鳅鱼,在南方分布较多,在北方却不常见。常见的泥鳅品种主要有真泥鳅、大鳞副泥鳅、中华沙鳅、台湾泥鳅、北方须鳅等。其中,真泥鳅是最常见的泥鳅品种,体形呈圆筒状,也叫做"肉泥鳅";大鳞副泥鳅主要分布于四川、浙江、台湾、辽宁、黑龙江等地。
捕捉泥鳅有哪些方法?泥鳅的采食量很少
采用须笼或黄鳝笼捕获,在笼子里放入饵料团,再将笼子放入池底,1小时后,先收扰袋口,拉上笼子,然后解开袋尾,收获一次;拉网捕捞,在泥鳅摄食季节,可用捕捞家鱼鱼苗、鱼种的拉网或专门编织的拉网捕捞泥鳅;鳅袋捕捉,多用于水田内,选择晴天的白天进行,把树叶、水草等放在袋子里,再放入饵料。
泥鳅饲料参考配方,泥鳅吃什么食物
泥鳅饲料参考配方为豆饼粉20%、次粉6%、小麦粉12%、鱼粉26%、蚕蛹料29%、血粉3%、骨粉1%、黏合剂3%。人工调配的饲料不能直接喂泥鳅,需要驯化的过程,人工训食时,可用65%的专用饲料加入新鲜河蚌肉浆35%,用搅拌机或手工充分搅拌成面团状,在压成长度3-4厘米、直径3-4毫米的软条形诱饵。
泥鳅吃什么饲料,是鱼类吗
自然界的泥鳅大多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藻类等为食,甚至会吃掉自己产下的卵;人工养殖的泥鳅主要以水凿、蚯蚓、蝇蛆、螺母、米糠、豆饼、汤叶、血粉、麦麸、藻类、蚕蛹粉等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