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鳅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池塘应排灌方便,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中国南方稻区广阔,利用稻田养鳅,既节约水面,又能获得粮食,经济效益显著,是高效农业良好的种养模式。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还需要哪些要注意的】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生物,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由于富含营养且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泥鳅养殖的范围不断扩大,前景看好。那么,泥鳅池塘养殖有哪些技术呢?接下来了解一下吧![ 详情 ]
【关于养殖泥鳅,技术与养殖方法】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在全国各地的淡水中都有它的分布。这种鱼体型较小,身体细长,喜欢栖息在静水底层淤泥中,以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等为食。人们也经常会养殖泥鳅,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养殖泥鳅一亩的收益情况。[ 详情 ]
【稻田养泥鳅技术,疾病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泥鳅是一种属于鲤形目鳅科泥鳅属的鳅类动物。它具有细长、圆筒状的身体,头部小、口小、眼小,嘴角上有须,背部及两侧呈现灰黑色,全身有小黑斑点,并且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 详情 ]
养殖台湾泥鳅人工繁殖技术
A、台湾泥鳅的自然繁殖方法。开春后,修整好鱼池,用生石灰消毒后注入新水,待池水药性消失后,将亲鱼按雌雄1:2的比例放入池中,每平方米面积放300克左右。当池水温度上升到20℃左右时,就要在池中放置用棕片、柳树须根或水草等
教你人工授精养泥鳅
11月4日,永州市零陵区邮亭圩镇卞家坪村卞国民、李霞、蒋灵姣、杨姝异、卞国宏5名80后大学生,在刚收过晚稻的“泥鳅+生态稻”田里,用“地笼”收获泥鳅。卞国民兴高采烈地对记者说:“今年,‘
养殖泥鳅泥鳅胀气病的形成及预防方法
经过越冬期,泥鳅体质较弱,整个越冬期都处于停食阶段,泥鳅的肠壁比较薄,加上较长时间没有蠕动,目前消化能力还很弱。所以即使养殖户没有大量投喂,也易出现胀气的现象。 水质因素 越冬期后,泥鳅塘内的水质较浓,水体中有机质、杂
利用沼渣沼液养殖泥鳅的技术
一、选址建池选择水源有保障、排灌方便的房前屋后,背风向阳,靠近沼气池出料口的地方建池。池的大小可因地制宜,一般面积在10-20平方米为宜,池深1.2米,池壁用石灰或砖砌刀,并用水泥抹面。并建专门的进出水口,进出水口设置铁丝
红烧泥鳅的家常做法
相信大家知道红烧做法的菜味道都不错,而且红烧菜色泽红润,味浓汁厚,酥烂适口,汁黄浓香。泥鳅也是可以红烧的,红烧泥鳅营养价值非常高,味道鲜美。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么做吧!红烧泥鳅的家常做法(1)一定要买新鲜成活的泥鳅,并放到
黄鳝泥鳅混养养殖技术
黄鳝泥鳅混养,没错,黄鳝与泥鳅都是我们经常看的到的,它们可以一起混养,并且混养可以产生更大的效益和更高的产量,下面聊聊黄鳝泥鳅混养养殖技术。黄鳝泥鳅混养养殖技术一、建好养殖池套养黄鳝、泥鳅的池子要选择在避风向阳
如何反季节养殖泥鳅
我镇农民在塑料大硼水泥池中,实行反季节养殖泥鳅,特别是在元旦、春节期间销售价格高时上市,差价在3-5元,效益相当可观。现将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建池条件。依各自庭院而定,水泥池面积以100-150平方米为宜。养鳅池建
泥鳅人工繁殖及注意事项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属鳅科。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在中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北方不常见但也分布各地。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泥鳅生活在湖池,且形体小,只有三、四寸长
分享养殖泥鳅的七点经验
1、池塘环境池塘要挨近水源,方便对池塘定期加水,一般池塘的面积在1-3亩即可,池塘的水深最好为50-60厘米,池底平坦无淤泥,做好防逃措施,每亩用50公斤的生石灰混合15公斤的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消毒。2、基肥给足在池塘中放养泥鳅
晚上电泥鳅黄鳝的技巧 电泥鳅黄鳝要多大功率
小时候最喜欢的事莫过于和朋友一起跑到小河道里抓泥鳅了吧,那对于泥鳅你又知道多少呢?它们啊身短体型圆,为了自我保护,浑身也沾满了粘液,让人因细滑而无法将它捕捉。这儿大概就是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吧。对于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