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阿城说:“于是所谓思乡,我观察了,基本是由于吃了异乡食物,不好消化,于是开始闹情绪。”所以,最解乡愁的,还是家乡的美味。记者乘着高铁,终于在腊月二十九深夜赶回了家乡,为的就是能在羊肉馆春节打烊前美美地吃上一顿正宗水盆羊肉。
“起床了么?娃从北京回来了,咱咥羊肉走!”一大早,听见老爸在客厅里打电话,约几位亲戚朋友一起下羊肉馆。
早上五点多,天刚刚亮,羊肉馆里就挤满了人。馆子里闹哄哄,二三十平方米的空间,只有几张大方桌,有一家人端着碗边聊边吃的,有端着大盘子来回窜跑堂的,还有站在一旁焦急等待的。
馆子前店后厂,由一个开放的窗口连接。制作的师傅从窗口喊一句:“58号,优质的,对了!”远在几米之外的食客听见后,随即也喊一声“好”,自己走过去端。陕西人说话声音大,怕是在饭馆里练就的本领。
每个人的羊肉、现烤的月牙烧饼、一碟糖蒜、一碟香菜上齐后,都迫不及待地开始“掰”馍。在陕西,羊肉泡馍不止一种。以西安为界,咸阳、兴平、周至、岐山、宝鸡等关中西府是“羊肉煮馍”,三原、泾阳、合阳、大荔、蒲城等关中东府是“水盆羊肉”。前者先掰馍、后用肉汤煮,后者先上肉汤、后掰馍泡。我家地处东府,以水盆羊肉著称。据说,水盆羊肉之名是因煮羊骨、羊肉的锅,形似大水盆。
与物产富饶的江南相比,西北一带相对匮乏、单一,因而造就西北人简朴的饮食结构。水盆羊肉是一种“大道至简”的风味,大碗里除了几块煮得酥软的羊肉,就是用十几种大料调制的羊汤,绝无木耳、黄花、粉丝之类混淆味蕾。
见素抱朴,这对羊和烧饼的要求极高。家乡的羊肉馆素以剔骨“同州羊”为上选,肉质细嫩,据考证是西魏时由皇家在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沙苑地区设场、选育而成;食面为主的陕西人,能把面粉玩出千百种花样,烤制又香又酥的烧饼,则是轻而易举之事。
如是一来,家乡的水盆羊肉则成为地理意义上的风味,少了本地食材,如同缺失灵魂。水盆羊肉是关中东府最夯实的生活,它和重要的日子、重要的人缠绵在一起,记忆中夹杂着热乎乎的羊汤和独特的香味,无论身在何方,它都是顽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