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鱼
黑鱼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无论是湖泊、水库、河川、溪沟、塘堰还是水田、渠道,甚至连一般鱼类难以生存的沼泽、积水潭、洼凼等都能生长、繁衍。它们的生长速度较快,符合“头年鱼种、二年成鱼”的生产要求。黑鱼的含肉率高,又无肌间细刺,是老少皆宜的鱼品之一。黑鱼的亩产量近2万斤,是四大家鱼的10倍,每斤售价在12元左右,是四大家鱼的两倍左右。
【黑鱼养殖技术,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步骤】我国常见的食用鱼类之一就是黑鱼,它还被赋予了乌鱼、财鱼等各种名称。由于黑鱼的个体较大且生长迅速,因此在市场上的价值非常高,其营养也非常丰富,因此深受人们喜爱。许多养殖户都养殖黑鱼,那么黑鱼的养殖技术全过程是怎样的呢?[ 详情 ]
【养殖黑鱼,养殖技术和利润多少】黑鱼这个名词有多种叫法如乌鳢、斑鱼、乌鱼、才鱼、蛇鱼和火头鱼等等,是很常见的淡水鱼类。它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可以在许多不同的水域中生存。而关于人工养殖的效益如何,让我们进一步探讨一下吧![ 详情 ]
【捕黑鱼为何要在花篮中放泡沫】捕捉黑鱼时在花篮中放入泡沫是为了留出空间让黑鱼浮出水面换气,否则黑鱼容易缺氧死亡。捕捉黑鱼时,可在花篮中放一些黑鱼喜欢吃的诱饵,再将其放在水草茂盛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后[ 详情 ]
黑鱼养殖常见病嗜子宫线虫病防治技术
1.流行情况:此病在长江流域流行最为广泛,感染率高达90%。最早是冬季1月间,春季出现最多,到夏季后鳍上不再发现有成虫。2.症状:病原体为藤本嗜子宫线虫,雌虫寄生在乌鳢的背鳍、臀鳍和尾鳍的鳍条之间,雄虫寄生在鱼的鳔和肾内,一
黑鱼夏花水泥池培育技术
1.水泥池结构与消毒:水泥池大小设计在5~10平方米、高80~100厘米,进排水口有防逃设施,底部由进水口向出水口倾耕,每个池内设一食台,低于水面20厘米左右,安置增氧设施。培育池上方盖有塑料大棚,保持环境的相对稳定。在设计培育池
黑鱼养殖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方法
此病发生在乌鳢生长的各个阶段,特别是在鱼种越冬阶段更容易发生,感染后的早期不易观察到,当水温回升到18℃左右大量暴发,早期无明显症状(潜伏期),随着病原体在体内的蔓延,体表出现点状小血斑,食欲减退,鱼体逐渐消瘦。病灶部位
黑鱼成鱼粗放型养殖概述
粗放型养殖是指在常规养殖家鱼成鱼的池塘或亲鱼喂养池中,适当混养或套养少量的乌鳢,不再特殊投饲和管理,任其自然生长。常规养殖鱼类是指鲢鱼、鳙鱼、草鱼、鲤鱼、鲫鱼、鳊鱼、鲮鱼、罗非鱼等成鱼养殖。这一养殖模式打
黑鱼“腹水症”并发气泡病死亡一例
广东顺德地区一主养黑鱼池塘,面积7亩,水深2米,密度1万尾/亩,投喂膨化颗粒饲料。2011年7月下旬规格在50~100 g/尾,套养少量鲫鱼及鳙鱼。7月25日,发现黑鱼死亡20余尾。池塘水呈浓绿色,透明度极低,下风口水华严重,水色偏蓝,为典型
一例乌鳢黑鱼诺卡氏病的治疗方案
14.1 池塘基本情况时间:5月28日 ;地点:岳阳君山区;天气:连续晴天,气温在30度左右;水深:1.5米平均面积:4~5亩 ;密度:8000尾乌鳢症状:漂浮在水面上,前期也少量摄食。后期体表头,鳃盖,尾部溃疡,呈红色或灰色。一般眼睛也会突出,严重
黑鱼单养技术的三个关键事项
池塘面积0.5~2亩,池周围用竹篱笆围高1.5米,水深1~1.5米。注水应由池顶离池堤30厘米处注下为宜,以免黑鱼逆水逃走。池内可种植一些水浮莲,为黑鱼提供遮蔽。放养密度要根据饵料来源和水源条件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最初可放养5
黑鱼的自然繁殖也需要做一些人工干预
繁殖池为土池,面积0.2~2亩均可。池底要分深浅两部分,深处1米,浅处0.3米,可将池的边缘和中央作为深处,其余为浅处。池内要种植水草、水浮莲等,池堤以泥土筑成,并让杂草丛生。池堤周围用铁丝网或尼龙网围起来,以防亲鱼跳出。池
高密度精养黑鱼的饲料投喂技术
1、饲料种类:单养乌鳢的饲料有以野杂鱼为主的鲜动物饲料和以鱼粉为主的人工配合饲料。(1)鲜动物饲料:乌鳢成鱼养殖常投喂鲜野杂鱼、小虾为主的动物饲料。淡水中的野杂鱼有麦穗鱼、鳑鮍鱼、棒花鱼、小鲫鱼等;海洋中的各种
乌鳢黑鱼生鱼健康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10厘米;面积一般2~5亩,水深1.5~2.0米;进排水口用结实的防逃网固牢,池埂高于水面60厘米,防止黑鱼逃跑。2、放养前准备(1)清塘消毒:成鱼出塘后,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