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鳅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池塘应排灌方便,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中国南方稻区广阔,利用稻田养鳅,既节约水面,又能获得粮食,经济效益显著,是高效农业良好的种养模式。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还需要哪些要注意的】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生物,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由于富含营养且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泥鳅养殖的范围不断扩大,前景看好。那么,泥鳅池塘养殖有哪些技术呢?接下来了解一下吧![ 详情 ]
【关于养殖泥鳅,技术与养殖方法】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在全国各地的淡水中都有它的分布。这种鱼体型较小,身体细长,喜欢栖息在静水底层淤泥中,以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等为食。人们也经常会养殖泥鳅,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养殖泥鳅一亩的收益情况。[ 详情 ]
【稻田养泥鳅技术,疾病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泥鳅是一种属于鲤形目鳅科泥鳅属的鳅类动物。它具有细长、圆筒状的身体,头部小、口小、眼小,嘴角上有须,背部及两侧呈现灰黑色,全身有小黑斑点,并且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 详情 ]
清炖泥鳅汤做法
1.先以热水洗去泥鳅的黏液,剖腹后除去内脏,放入热油锅中煎至金黄色。2.泥鳅沥去残油后,加清水400毫升,煮至200毫升左右时,加放食盐、韭菜、姜末、料酒、水淀粉调味即成。用法:饮汤食肉,需连服3日,每日1次,每次饮完。适用
泥鳅养殖技术大全
泥鳅养殖技术大全(1)专池养鳅。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铺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嫩苗5万&mda
养殖泥鳅的市场前景
养殖泥鳅的市场前景由于现在化肥、农药、工业三废等严重污染,导致泥鳅的野生资源锐减,原来单纯依靠野生泥鳅提供的资源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类的需求。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且生活上也从量过渡到质。泥鳅的营养丰富,也逐渐
苦力泥鳅介绍
苦力泥鳅的形态特征眼间隔狭窄。前鼻孔呈短管状,后鼻孔紧靠后外侧。鳞细小。胸鳍、背鳍皆细小;臀鳍与尾鳍相连。眼睛有透明的膜,以免潜入砂时眼睛受到伤害。体色有黄色、橙色、茶褐色,鱼体上有纵贯的深黑色条纹,但不呈环
男子生吃泥鳅导致寄生虫占领肝脏
长春市民吴先生今年45岁,家住在南关区。2014年他参加了一个朋友聚会,聚会上吃了不少泥鳅、黄鳝等水产品,其中有人当场便生吃了泥鳅。“起初我也觉得这么吃挺恶心的,可后来发现味道还不错。我听朋友说拿泥鳅泡酒喝对
网箱养泥鳅的技术
网箱养泥鳅的技术 一、池塘要求 池塘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天然饵料丰富、人工饵料来源广,底质为中性或微酸性的黏质土壤。面积大小不限,一般以3000米2左右、水深1.5~2米为宜。有土养鳅的网箱,水位稍浅。
泥鳅养殖的注意事项
泥鳅饲养池建造 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面积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 清池消毒 鳅种放养前15天用
这边放生泥鳅 那边等着捞
这边放生泥鳅 那边两男子等着捞3日13时30分许,市民张先生途经南湖公园内看到,有一名40多岁的女子正在南湖公园内放生泥鳅。“这本来没有什么,但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在离这名女子十米左右竟然有两名男子拿着渔网等着
泥鳅的营养价值
泥鳅的营养价值1、泥鳅鱼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A、维生素 B1、烟酸、铁、磷、钙等营养成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2、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
泥鳅也是鱼
泥鳅是一种淡水性小鱼。泥鳅个头虽小,能耐却很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在一些含氧量低、水质较差的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甚至在干旱季节,水源涸竭的情况下,它能钻入泥中照样不死。因为泥鳅有特殊的呼吸方式,它除了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