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鹧鸪
鹧鸪是鸟类的一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部各省,一般为中华鹧鸪,属省级保护动物。鹧鸪也叫赤姑、花鸡、怀南、越雉鹧鸪、鹧鸪鸟、中国鹧鸪,鹧鸪有多种食用方法,一般可将鹧鸪用盐制成咸鹧鸪然后风干保存,需食用时将其与粳米一起煮成鹧鸪粥,香糯可口非常好吃。若是鲜鹧鸪还可将杞子、大枣、桂圆肉与糯米一起填入鹧鸪腹内,再将鹧鸪纳入鸡腹内做套禽菜上锅蒸熟即成。
【鹧鸪的生活习性,鹧鸪的繁殖习性】鹧鸪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灌丛、草地、岩石荒坡等无林荒山地区,有时也出现在农地附近的小块丛林和竹林中。喜食蝗虫、蚂蚁和其他昆虫,同时也吃野生果实、杂草种子和植物嫩芽。鹧鸪喜在干燥地区活动,清晨和日暮时下降到山谷间觅食。夜间栖于草丛中,没有固定栖息地,每晚都改变栖息地。[ 详情 ]
【中华鹧鸪孵化技术,从以下几方面介绍】1、选蛋:应选择在两周以内种蛋,挑选出双黄种蛋和畸形蛋。2、入孵:种蛋经过预热后码盘入孵,略微倾斜地装入蛋盘,再放入孵化机内孵化。3、温度:胚龄较小的蛋孵化温度要求高,胚龄越大,温度应相应降低。4、湿度:湿度稍高于家鸡,最好保持55~60%的相对湿度。5、翻蛋:用全自动孵化器定时翻蛋,孵化满20天就无需再翻。[ 详情 ]
【鹧鸪的养殖前景,鹧鸪的养殖成本】养殖鹧鸪具有生长快、饲养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养殖成本低等特点,养殖前景比较可观。鹧鸪是集肉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名贵野味珍禽,其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0%,属禽类中最高水平,是历代帝王的营养药膳食品。上海、广东、香港、澳门等市场年消费鹧鸪可达1.6亿只左右。[ 详情 ]
鹧鸪养殖的营养需要
鹧鸪具有生长发育快,体温高,新陈代谢旺盛等特点。因此,比同体重的家禽相比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表8-2)。幼鹧鸪在1-10日龄特别要添加易消化的高蛋白饲料,保证蛋白质含量在30%-28%的水平。 肉鹧鸪生产时,在育成
鹧鸪饲养管理的几点措施
鹧鸪肉鲜味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30.1%,其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而脂肪含量仅为3.6%,是一种高蛋白、低胆固醇的优质野味肉食品。目前饲养的鹧鸪是由美国驯化培育成的美国红腿鹧鸪。近年来,鹧鸪人工饲养在
鹧鸪人工孵化技术
选蛋 尽量利用产下两周以内的种蛋,并剔出双黄蛋和畸形蛋。选好以后用30℃的温水加0.1%的高锰酸钾溶液将种蛋浸泡3分种,取出后晾干即可入孵。 温度 孵化成败的关键在于温度,在孵化前期1~7天,机温保持在
小鹧鸪苗的管理
1、温度 保姆室的温度不能低于36℃。箱里的雏苗不打堆,自由活动空间多,自行觅食饮水,追赶嬉戏,这说明温度适宜,反之则温度过低。在离箱底15厘米处要悬两只各60瓦的灯泡。一可取暖,二可增加光照时间。
种鹧鸪的饲养管理
种鹧鸪饲养得好,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以及育雏成活率均高,所以种鹧鸪饲养管理是提高繁殖率的关键环节。育成鹧鸪养至28周龄时,转入种鹧鸪饲养期。此前,应再次严格选择个体,将符合育成期选择时体形的
鹧鸪的育成期饲养管理
1、饲养条件:育成鹧鸪如散放饲养,要有禽舍和运动场,使其既能安静吃食和休息,又能飞翔活动,获得自然阳光。舍内饲养密度为15只/平方米; 2、饲料及饲养方法:饲料既要保证其正常发育又不过肥。饲料配方为:玉
鹧鸪的繁殖特性
后备鹧鸪长到28周龄,转入种用饲养阶段。约214日龄—245日龄,母鹧鸪开产。但由于公鹧鸪比母鹧鸪性成熟迟3周—4周,因此必须对公鹧鸪提前增加营养和增加光照。公母比例平养时1:3,笼养时1:4。一般饲养管
春季雏鹧鸪安全饲养管理要点
出雏室的温度应保持在36~38℃,湿度50%~70%。待羽毛渐干、两脚能站立行走时转入保姆室(箱)。保姆箱底铺一层干净的废毯或麻袋(切忌用纤维一类)。头天饮一天0.01%高锰酸钾水或0.02%土霉素水,第二天饮葡萄糖水。下
雏鹧鸪养殖技术7要点
1.温度 温度是鹧鸪在育雏期间最关键的环节,二周内温度保持在33℃,三周至五周保持28℃,六周至七周保持26℃,八周至十二周保持24℃。 2.湿度 湿度过大易得真菌感染,湿度过少易得呼吸道疾病,一般湿度为一周龄相对
如何提高鹧鸪雏苗成活率
出雏头3天的饲养出雏室的温度应保持36℃~38℃,湿度50%%~70%%。待羽毛渐干、两脚能站立行走时转入保姆室(箱)。保姆箱可做成2米×1米×0.4米,箱底铺一层干净的废毯或麻袋(切忌用纤维一类),保姆室温度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