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毛圆科血矛属的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绵羊、山羊和其他反刍动物的皱胃粘膜引起的以贫血、消化机能障碍和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羊的最重要的线虫病。该病在全国各地的
养羊地区都有发生,尤其对羔羊危害严重。
[病原特点]虫体呈毛发状,淡红色。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对矛状背齿。雄虫长15~19mm,一对等长的交合刺,其背侧有一引器。交合伞侧叶和肋长,背叶小,偏于左侧;背肋呈倒“Y”或“人”形。雌虫长27~30mm,白色生殖器官与因吸血而呈红色的肠管互相缠绕,形成红白相间的麻花状外观,故称捻转血矛线虫,亦称捻转胃虫。雌虫生殖孔位虫体后半部,有一个明显的唇状阴门盖。虫卵无色,椭圆形,66~82×39~46μm,壳薄,光滑。
[流行病学] 该虫属土源性线虫,分布广泛。其传播主要是通过摄入环境中的第三期幼虫而感染,常见于绵羊和山羊,牛、鹿也可感染,国外有人体感染的报道。成虫寿命可达一年,每条雌虫每天可产卵5000~10000枚虫卵,卵在北方寒冷地区不能越冬。而第三期幼虫抵抗力强,在一般草场可以存活3个月以上,也能休眠至1年来抵御不良环境。因此,一旦环境污染了该寄生虫的虫卵和幼虫,放牧羊群很容易感染。该病在反刍兽养殖地区普遍存在,通常与其他毛圆线虫混合感染,危害较大。春秋两季牛、羊感染率和发病率均较高,羊对捻转血矛线虫存在自愈现象。
[临床症状] 捻转血矛线虫对羔羊的危害更大,急性型的羔羊往往表现可视黏膜苍白,短期内导致羔羊大批死亡。亚急性的病畜表现显著贫血,消瘦,颌下和腹下水肿。急、慢性胃肠炎,持续性腹泻,粪暗绿色,带有大量粘液,有时带血,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慢性病羊食欲减退,精神萎靡,被毛干燥,放牧中常常落于羊群后面,病羊渐进性消瘦,最后常因衰竭而死亡。
[病理变化]捻转血矛线虫主要寄生于皱胃,偶尔见于小肠。虫体以强大的口囊吸附在胃、肠粘膜上,其口中的齿可刺破胃黏膜,吸取宿主大量血液,其分泌的抗凝血酶常在其饱血后仍流血不止。分泌的毒素可干扰造血功能,导致宿主的贫血。大量寄生可引起胃粘膜的广泛损伤、炎症、出血、广泛溃疡。通常可见胃肠粘膜发炎、充血、出血、肿胀,重者发生溃疡、坏死。
[诊断方法] 结合临床症状和当地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流
行情况,可建立初诊印象。确诊需要采集粪便进行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虫卵和其他圆线虫的相似度很高,需要鉴别要进行幼虫培养,待发育到第三期幼虫(长650~750μm,尾鞘长,口囊球状,肠细胞数16个),鉴定后可确诊。
[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根据当地流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加强
饲养管理和
饲料营养水平,在冬春季节补饲以提高羊只抵抗力。放牧羊只要避开低洼潮湿地带,不在清晨傍晚放牧,以避开幼虫活跃时间,减少感染机会。注意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
进行预防性驱虫,在春秋各一次,北方可在春节前后驱虫一次,可防止春季成虫高潮的发生和羔羊的大批死亡。在流行地区经常检测羊只的粪便寄生虫流行情况,适时合理制定相应防治对策也很重要。
2、治疗措施:
(1)丙硫苯咪唑(阿苯达唑):按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一次口服。
(2)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6~8毫克一次口服或注射,奶山羊休药期不得少于3天。
(3)伊维菌素:按每千克体重0.2毫克一次口服或皮下注射,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