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是解决生产用水的山塘规划区域,这片是近一百亩养鸡场区域,那边是近十亩的牛棚猪圈区域。”海口琼新村村委书记王绥之兴奋地指着卜世昌村的四周说道。卜世昌村是琼新村委会辖下的一个自然村,全村共32户,178人。以往全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养殖业以散养生猪为主,全村2013年人均收入2480元。
自海口琼山区开展扶贫工作以来,通过实施“四个一”:送一套致富技术、谋划一套致富方案、找准一条致富路子、解决一些致富难题,全区“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目标得到进一步实现,各贫困村在区帮扶单位的帮助和指导下脱贫换新颜。
全面规划定新貌
一张规划图摆在桌子上,卜世昌村村民一会观察远方的地势,一会低下头来比照着规划图进行讨论。规划图上清晰地标着农产品加工基地、渔业养殖基地、种植基地等,甚至连远期农家乐、具体的农作物种植区域都一目了然。
谈起这张规划图,王绥之表示,王飞书记多次到村子进行调研,他与各帮扶单位结合村子的实际情况,从道路、文化室、山塘等基础设施,橡胶、胡椒等经济产业,到村容村貌,都作出了中长期规划,由琼山区建筑设计院制定出了详细的环境规划图,村子将来的美好远景就像在我眼前一样。
改善基础设施提质量
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被建起来了,一条条水泥路被铺起来了,山塘的修缮工作、沿村排水道建设正在进行……
据了解,自今年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卜世昌村共计划完成危房改造18间,目前已经完成改造15间。在几间新建房屋面前,王绥之按捺不住自己脸上的笑容说:“将来,整个村子就是几排这样整齐的新房了。”远处,一辆挖土机在村口的山塘前忙碌地运作着,王绥之表示,解决生产用水是当务之急,有信心在近期把山塘修缮工作完成。
村中大路已经变身为水泥路,还有部分巷道正在建设中,两个筹建中的休闲点更是让村民们望眼欲穿。卜世昌村村民小组组长王德文说:“以前一下雨,泥泞的道路使村子里的人很难出村,道路修好了,现在,一下雨我就有围着村子跑一圈的冲动。”
转变经济结构增收入
在区委领导及各帮扶单位的指导下,卜世昌村转变经济结构,大规模种植和规划经济作物,养殖业变散养为大棚集中喂养,来切实提高农民收入。“380亩的橡胶正在地里成长,100亩的胡椒和100亩的山柚种子都备齐了,就等种下去了。”王德文激动地说,“养鸡场、牛棚猪圈也都在建设当中。”
“以前指望地里的庄稼很难,就产生了养牛、
养羊的想法,可是没技术,收入也很难提高。”村民王开明回忆说,“现在好了,有了集中的养殖产业,我就不怕出现什么问题而解决不了了。”据了解,王开明家目前已经有45只羊和26头黄牛了,成为村里的经济“领头羊”。
提起对今年收入的预期,王德文笑得合不拢口说:“照目前的情形来看,肯定比去年的要高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