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忻州市出台了《
忻州市2014-2015促进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今明两年忻州市羊产业发展目标。
在数量上,2014年全市羊饲养量达到700万只,其中:存栏420万只,出栏280万只,基础母羊330万只;2015年全市羊饲养量达到1000万只,其中:存栏550万只,出栏450万只,基础母羊410万只。
围绕这一目标,忻州市确定了建设和完善良繁体系、加快饲草业发展、发展规模养殖、羊产业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羊疫病防控和羊产品质量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体系建设等工作重点。
在建设和完善良繁体系方面,加强种羊场建设,全市新建和完善存栏基础母羊1000只的种羊场14个,使种羊场总数达到20个;人工输精站(点)建设,全市建设羊人工输精站(点)75个;基础母羊扩群,在2013年基础母羊200万只的基础上,2014年达到330万只(其中引进30万只),2015年达到410万只;引进和选育种公羊,主要引进杜泊、萨福克、道赛特和辽宁盖县绒山羊等已成型优良品种,2014~2015年每年引进种公羊5万只。
在加快饲草业发展方面, 2014年完成人工种草85万亩,其中种植一年生牧草70万亩,种植多年生牧草15万亩;2015年完成人工种草120万亩,其中种植一年生牧草100万亩、多年生牧草20万亩;天然草地治理,2014年改良草地100万亩,2015年改良草地200万亩;草种基地和牧草试验基地建设,全市每年建设500亩以上的草种基地2个、牧草试验示范基地2个,开展优质牧草种子生产和优质牧草的试验种植研发。要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柠条等,通过打捆、揉丝、青贮、氨化等技术,提高转化利用率。
在发展规模养殖方面,在2013年规模养殖场(区)527个的基础上,2014年规模养殖场(区)发展到700个, 2015年规模养殖场(区)发展到1000个;2014年存栏基础母羊3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发展到20000户,散养户60000户,2015年存栏基础母羊3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发展到25000户,散养户55000户。
在羊产业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上,2014~2015年新建和完善2个年屠宰羊100万只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东西部地区各1个),1个绒毛加工企业,1个羊皮加工企业。
在羊疫病防控和羊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羊疫病防控体系,大力推广疫病防控规范化管理、程序化免疫的办法,采取以“强制免疫”为主的“五强制、两强化”综合防控措施,以免促检、以检促免、以监促防。要积极做好羊口蹄疫、羊布病、羊痘、羊猝狙、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等传染病的强制免疫,加大羊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力度,确保无大疫,有疫不扩散、不蔓延、不流行。要发挥市、县、乡三级兽医部门的职能,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费、疫苗和防控物资列入财政预算,确保重大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要严格执行跨省、市(区)调运种羊的检疫审批备案制度。
在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加强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监管,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对羊肉及其产品的危害,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控追溯体系和畜产品网格化监管体系,对饲料生产、肉羊饲养实行全程质量监管,逐步推行肉羊标准化生产,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疫情,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安全事故。
在市场体系建设上,在东、西部各建设一个集羊产品、饲草、饲料、兽药为一体的综合交易市场,培育小型集贸市场。同时,要大力发展以羊产业协会为主的民间服务组织,加强市场信息传输和业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