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红薯种植技术
秋红薯种植技术合理密植,保证全苗,苕藤栽插,每段4—5节。栽插密度以每亩5000—6000株为宜,栽插后浇透水,以保证成活。栽插时每亩用腐熟猪牛粪1500—2000公斤和钾肥15—20公斤作底肥。秋红薯一般中
中国水稻不能以牺牲产量为代价求优质
一个小目标:海水稻亩产300公斤据媒体报道,“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日前在青岛市李沧区国际院士港成立。这个由袁隆平担任主任和首席科学家的国内首个国家级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计划在3年时间内,实现海水稻种植
优质小麦进口量再次回升 品质提升决定效益
目前到了秋收的中后期,黑龙江西部和北部、内蒙古东北部、新疆北部气温偏低1~2℃、部分地区偏低2~4℃。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10毫米以上降水,冬小麦播种过7成,进度同比偏快,江苏区域由于低温降雨,正在抢收水稻,播种冬小麦。冬麦
小麦杂草冬治技术
小麦杂草冬治技术防治方法: 1.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施用3.6%阔世玛水分散粒剂(甲基碘磺隆钠盐•甲基二磺隆)20-25克+助剂伴宝80-100毫升,对水30公斤混合均匀喷雾;对看麦娘、野燕麦发生较重的田块,可使用6.9%骠
稻谷小麦将继续执行最低收购价
针对改革完善粮食收购制度,纲要提出稳步推进粮食收购资金来源多元化,满足粮食收购资金需求。还要适应粮食生产组织方式变化,创新粮食收购方式,引导企业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对接,开展
水稻叶瘟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恶性叶瘟是植株叶色发暗,生长矮小,类似除草剂中毒状,但其叶片上有明显病斑,病斑呈点状、条状以及片状分布。1、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搭配和轮换。2、在播种前进行水稻种子处理:可用45%扑霉灵浸种;在插秧前施送嫁肥和送嫁
玉米播种期的确定与产量的关系
玉米的适宜播种期因各地的气候不同,时间也不完全相同,需要认真掌握。通常以土壤表层5~10厘米温度稳定通过10℃以上时为播种适期。一、影响播种期的因素1、温度低温不利玉米出苗,有时还会造成冻害,而秋霜冻往往使果穗不
进一步完善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
2014年率先对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开展目标价格补贴试点,被认为是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首次探索。玉米积累的问题较为突出,2016年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生产者补贴制度,被解读为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借
东北玉米补贴措施陆续出台
当前产区玉米外运量较往年增加。目前,东北地区玉米收获已进入收尾阶段,新产玉米正在大量上市。虽然前期市场价格不如往年,但由于生产者补贴即将发放,各种鼓励与扶持措施相继出台,玉米价格开始止跌回稳,玉米种植收益大幅下
玉米蚜虫防治技术
玉米蚜虫分为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粟缢蚜、玉米缢蚜4种。蚜虫直接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授粉,并能传播病毒,引起玉米矮花叶病,可致玉米减产15%~30%。所以防治玉米蚜虫至关重要。玉米蚜虫防治方法如下: 一是物理防治。
后期玉米价格,到底何去何从?
考验一:东北玉米批量上市10月末,东北地区的雨雪天气延缓玉米收割进度,同时,中粮收购加上部分玉米流入华北及南方销区,使得其价格出现回升,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玉米价格已经逐渐止涨企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目前,黑
小麦种植之冬灌应注意的问题
一、土壤水分从土壤水分方面考虑,如果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时,就要冬灌;如果高于70%时,可适当推迟冬灌或不冬灌,但要加强松土、保墒措施,提高地温,促使小麦根系下扎,以培育壮苗。二、温度冬灌的适宜温度要求在日平均气温
种大豆到底划不划算?专家呼吁增加补贴
现在常见的主粮有三种:水稻、小麦、玉米。而在古代,我国的主粮则分别是:黍、稷、菽、麦、稻,即黄米、高粱、大豆、小麦、水稻。其中,大豆备受青睐。因为味道好,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丰富,甚至被称作“田中之肉”
玉米大斑病防治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且连片种植,在品种上单一抗性品种面积越来越多,大斑病有多发的趋势。发病地块一般会导致10%的减产,严重的减产达1/3甚至1/2,所以大斑病对于玉米的产量影响还是十分严重的,在生产中要
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
水稻稻瘟病的症状:稻瘟病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以节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1.苗瘟:在水稻苗期发病,由于苗期气温偏低,不适宜发生稻瘟病,个别地方少有发生。2.叶瘟:一般在7月上中旬发生,在田间常见的有急
高粱选种及田间管理技术
一、高粱选种选用良种是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根据生育期选用品种;品种的生育期必须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既要能在霜前安全成熟又不宜过短,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产量。可选用中早熟品种,如敖杂1、敖杂2,吉杂76、杂交新品种
玉米价格频繁波动 12月初时机或现
价格频繁波动 运输成为主要难题进入第四季度以来,国内各地新季玉米都已经上市,今年受到大面积降雨影响,华北产区玉米晾晒、储备不易造成质量有所下降,东北产区低廉的玉米价格使其成为国内用粮企业的“心头好&rdquo
冬春小麦死苗的原因及对策
一、冬春小麦死苗的原因 1、不良的气候条件引起的冬春死苗。1)、在夏秋季降水少、土壤底墒不足、冬春少雨雪、多寒风的情况下,冬春季土壤干旱加剧,使小麦分蘖节处在冷暖骤变的土层中,导致小麦生理脱水而死亡。2)、
华北地区麦价屡创年内高点
在流通市场质优小麦粮源“量少难采”以及2017年度最低收购价维持不变等因素提振下,山东、河北麦价领涨国内,价格不断刷新年内高点。虽然部分地区国家临储麦成交明显好转,市场有效供给能力增强,但因临储小麦投
北方港口日内玉米价格犹如过山车
短短几个小时之后,部分收购主体开始震荡下调,13日午间,水分15以内,霉变2.5以内的干粮主流收购价格调整至1740-1750元/吨,较晨间下跌20-30元/吨。到达泊位作业船只增加。集港剧增。据市场反馈,此前由于北方港口船期计划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