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植物饲料
野鸡为杂食性鸟类,野生状态下主要采食草类、籽实类和动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特别是昆虫,对2 周龄前的野鸡是非常重要的。植物饲料一般利用的是禾谷类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1)玉米:玉米籽实含能量高,粗纤维少,易消化
冬季野鸡温度控制
野鸡的温湿度调控:由于冬季天气寒冷,日夜温差大,保温工作非常关键,1-3日龄为35℃-34℃,4-7日龄为34℃-32℃,2周龄为31℃-28℃,3周龄为26℃-24℃,4周龄为23℃-22℃。第5周后,如天气正常,可脱离保温,如遇强寒流天气,5-6周龄的山鸡,
野鸡养殖开食技术方法
野鸡首次喂饲料称为开食,饮水1-2小时后即可开食。 开食的早晚直接影响雏野鸡的成活率,开食过早,野鸡大部分不会采食,影响野鸡的整齐度,即使能够采食也会造成消化不良,引起各种疾病。开食过晚,又会影响生长发育。增大死亡率
野鸡养殖啄食癖的原因与防治
啄食癖:啄食癖是指鸡之间互相啄叨或群鸡集中啄叨一只鸡。此症大、中、小鸡都会发生,若技术跟不上几乎每批都可发生,如不及时解决损耗会较大,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常见恶癖有啄肛癖、啄趾癖、啄毛癖、食蛋癖等。常见原因:
野鸡养殖球虫病的防治
野鸡球虫病,20-60日龄小山鸡在密度大、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的情况下较易得此病。症状:病鸡精神不振,怕冷集群,但不打堆,羽毛松散,翅膀下垂,嗉囊膨大软如球,饮水、饲料均减少,粪便特征是拉果酱样或带血丝的粪便,有恶臭。治疗
野鸡养殖之疾病防治与抗病能力
养殖野鸡是国家科委推广的星火计划项目,它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好、价格高的特点。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读者依靠养殖野鸡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掌握好野鸡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野鸡由于它的淋巴细胞、
野鸡养殖白痢病的防治
白痢病,雏山鸡1月龄前最易发生此病。症状:病雏衰弱怕冷,相互拥挤堆于热源周围,怕光、闭眼垂翅、精神不振,饲料减少、饮水量增加,垫料很潮湿,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特征是拉灰白色粘液,带有泡沫样的稀便,并糊满肛门周围羽毛。解
野鸡养殖如何饲养
野鸡,又名雉鸡、山鸡,极为漂亮,是凤凰的原型,最大特点就是:好看、好吃。野鸡不仅是世界公认的山珍野味,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被誉为"野味之王"、"动物人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味食品已成为餐桌、宴席上不可缺
野鸡养殖饲养三关键
孵化野鸡所产的种蛋应随产随孵。蛋少可利用家鸡代孵;蛋多可人工孵化。野鸡的孵化期为24天。在其孵化期的1天~20天内,温度应控制在37.5℃,相对湿度65%~70%;21天~24天出雏期为37℃。育雏主要是控制好温度。雏鸡1日龄~3
野鸡养殖成年野鸡的饲养管理
1、饲料产蛋期的饲料要求蛋白质很高,最好配成含蛋白质23~26%的饲料;微量元素要求比红波罗等肉鸡高。冬季适当多喂高能量的玉米等饲料。2、管理合理分群,规模养殖。密度过大易引起啄癖,每平方米宜饲养2~3只,并根据强弱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