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种植要点
生姜的种植要点:选种催芽:3月中旬,将贮存的姜种取出来,晒5-6个小时,然后剔除烂蔸和烂茎的病姜,选取比较肥壮、已有芽尖露出的姜作种。将选好的种姜放在温室中催芽。择地备肥:栽培生姜的地块,要求土壤肥沃,土质为壤土或粘土,田间
生姜软化栽培技术
1.选地:选择连续3年没种过姜的肥沃土壤。2.选种:选择块大、芽多、无病虫害的新鲜姜块,每667平方米需300公斤姜种。3.姜种处理:先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姜种30分钟消毒,再用麻袋闷3-6个小时,接着晾晒2天,并且每天早晚各翻
立秋之后生姜追肥“3合”
三配合的方法:1.化肥与人粪尿配合:硝酸铵10%、硫酸钾10%、人(猪)粪80%,开沟追施,覆土踏实。2.草木灰与土杂肥(沤制绿肥)配合:草木灰30%,加水搅拌后与70%的土杂肥配合,面垄追施。3.牛羊粪与鸡鸭(鹅)粪配合:牛羊粪与鸡鸭粪各50%掺匀,施后封
生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用透光率40%的遮阳网替代传统姜影草生姜为阳性耐阴植物,不耐强光和高温,若光照不足也会影响其正常生长,传统栽培方法都是以插影草来进行遮荫的。即在种姜播种后,在姜沟南侧或西侧,插上谷草或玉米秸等,按10-15厘米的距
立秋之后生姜追肥“3配合”
立秋之后是生姜追肥的大好时节。试验表明,采取“三配合”的方法配料,可使生姜增产10%―30%。其具体方法如下:1.化肥与人粪尿配合:硝酸铵10%、硫酸钾10%、人(猪)粪80%,开沟追施,覆土踏实。2.草木灰与土杂肥(沤制绿肥)配合:
生姜平衡施肥技术
临泉县生姜栽培具有悠久的历史,面积大,年栽培面积超过10万亩,产量高,是安徽省长江以北主要的生姜产区。但是,由于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姜农单纯追求产量,盲目施肥,造成土壤养分失衡,导致生姜品质下降,病虫害加剧等。针对这种状况,
生姜组织培养脱病毒技术
生姜是药食两用的经济植物,具有栽培容易、产量高、价格高等优点,但是生姜在生产上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容易感染多种病毒病,感染了病毒病的生姜,品质差,叶子皱缩,生长缓慢,一般减产30―80%。对病毒病目前还没有药剂可以防治,成
高产生姜的田间管理
(一)合理浇水。生姜需水较少,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4天~5天浇一次水。地膜覆盖的姜田保湿性好,可视间作物需要而浇水。生姜出苗后,可视苗情、墒情5天~7天浇水一次。(二)科学追肥。生姜出苗至“立秋”一般不追肥,“立
小麦套种生姜立体高效种植技术
为充分利用光、热、水、肥、土地等资源,发挥作物间的互利作用,叶县大力推广小麦套种生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总结出了一套小麦套种生姜的立体高效栽培模式。1栽培模式小麦采取沟麦种植方式,沟距60
大棚间套生姜可增产
在西瓜棚内套种大姜是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借助大棚保护地栽培条件,利用大棚的光热和西瓜秧蔓为姜苗遮荫,以进一步发挥大棚的作用的栽培模式。试验表明,该栽培模式可延长生姜的生长期,提高生姜产量20%以上,并且改善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