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养猪方式的变迁,猪的饲养密度增加,猪的遗传潜力提高,猪的生存环境恶劣,生猪的流通频繁,大量抗生素和药物添加等因素导致:一方面猪的免疫力下降,另一方面病原的毒力和变异增加。
中国的养猪业面临的疫病挑战日益严重,疫病导致的损失逐年递增。我们从来没有遇到如此严重的挑战。这种挑战看来不会短时间消失,疫病会以不同的形式不断袭击我国的养猪业,令人防不胜防。
我们该怎么办?靠更好的药?更好的疫苗?改善猪的生存环境?选育出抗病力的品种?这些都很重要,但我们绝不能忽视营养在免疫方面的意义,营养才是猪抗病力的物质基础。
营养为何对猪免疫力(抗病力)的作用是如此重要,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探讨,以更加全面的、系统的角度和视野,为养猪同行在同疫病斗争中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见解。
疫病的挑战及动物的反应
病原微生物与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是不断斗争和适应的,动物在进化中发展出复杂的免疫系统,在面临疫病挑战时,能快速动员起来,将侵入的病原压制住直至消灭,动物在与疫病的战斗中存活下来。
根据LcFloc'h等(2004)研究,疫病的侵害激活了动物的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例如白细胞介素)和化学因子。
这些免疫因子共同作用于机体,产生一系列代谢上的变化,养分,特别是氨基酸优先供给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组织。在疫病侵害时,动物厌食现象非常明显,这种情况下肌肉降解成为氨基酸的重要来源。激活与免疫有关的代谢途径导致某些特别氨基酸的需要量相比正常情况发生改变。
疫病侵害导致动物生长减慢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病畜采食量的大幅降低,而且疫病侵害导致动物维持需要(免疫需要也归于维持:猪的营养需要转化成两部分=维持需要+生长需要)的增加也是重要原因。
不论是寄生虫,病菌还是病毒的感染,动物的维持营养需要均大幅增加。疫病侵害,可导致所有养分的维持需要大幅增加,而生长需要被机体生理性调节减少。
动物在疫病侵害以后,由于免疫系统的激活,动物机体合成大量细胞因子、化学因子、急性期蛋白质、免疫抗体等,代谢率明显增强,产热增加及体温升高,需要大量的养分。
首先需要大量的氨基酸合成急性期蛋白质、抗体及其他活性物质,这样的结果是体蛋白质损失、氮排出量增加。
在疫病侵害时,由于动物的食欲和采食量大幅减少,甚至绝食,氨基酸的供应主要来源于体蛋白的降解。
在疫病侵害时动物代谢增强,必然增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另一方面疫病挑战导致动物氧化应激,产生大量自由基,对抗氧化剂(VE,VC,Se等)消耗也随之增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现在基本清楚,在疫病侵害时,动物代谢增强,对养分的需要增加,动物的营养分配从生长转向免疫。
动物的这些代谢反应是为了抗御疫病,尽可能存活下来,这是长期进化或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在人工选择下,猪在疫病挑战时的代谢模式有一定的偏离自然选择的轨道。
近年来猪的育种进展使得猪的生长潜力大幅提高,瘦肉生长速度大幅增加。这样的猪一旦受到感染,可利用养分的分配模式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分配到免疫系统的养分减少,分配到生长的养分增加。
因此,饲养高生长潜力瘦肉型猪,必须提供高的营养水平,特别在疫病挑战时保证营养的供应才能有足够的养分用于免疫,用于维持需要,猪才能战胜疫病。
在饲养条件下,即使发病,我们需要尽可能多让猪从饲料获得足够养分(设法让猪采食),特别是免疫所需要的养分,保证充分的养分用于免疫,尽量减少分解体组织,体组织一旦耗竭,死亡是必然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