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野生水蛭的少见,人工养殖的大多放在池塘、网箱、稻田里饲养。下面来介绍的是网箱养殖水蛭技术。
水蛭网箱养殖
1、网箱设置
鱼池面积均为1000平方米,东西长,南北宽,池底平坦无淤泥,进排水方便,常年水位不低于1.0米。在池塘中以多排并列错位排开,每排相隔2米,排内网箱无间隔,离池埂1.5米以上,每个鱼池中设置10排50个,网箱入水深度0.2米,露出水0.8米,网箱底离底0.2米左右。
网箱是选用聚乙烯无节网布制成的长方形,上口面四周向内延伸0.15米防逃檐的敞口式网箱,四周用木桩固定,上端用软钢丝绳拉紧。
2、进箱前的准备工作
幼蛭网箱用10%的聚维铜典250ml全池泼洒消毒,经24小时后施1公斤生物渔肥。
3、幼蛭进箱
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投放在泡沫箱泥土中孵化了20天的,经清理干净后即将破茧而出的20斤水蛭卵茧。在20口幼蛭网箱中按每口网箱400个左右一斤卵茧放养,然后在每口网箱中放入2个泡沫盒盖;10日放入寸片泥鳅2-3尾和夏花草鱼4-5尾。
4、覆盖防鸟网
水蛭卵茧入箱的第二天,将裁剪为20.5米×2.05米规格的网目为5厘米的聚乙稀网片,覆盖在4排五个纵向排列的网箱上防鸟害,并用网针把防鸟网按1米1结的标准缝合固定在网箱上。
饲料投喂
水蛭在整个养殖阶段主要摄食螺蛳为主,螺蛳质量要保证新鲜、清洁;日投饲量一般根据水蛭实际体重量的10%~15%左右,并根据水蛭的吸食情况与天气变化、水温、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投饲量。1、5月底6月初开始幼蛭放养,3~5天就自行采食螺蛳,因此要投放适量螺蛳,让其自然繁殖。饲养周期30天左右。2、6月底7月初开始成蛭养殖。一般一星期投喂饲料一次,饲养周期120天左右。
1、饲料
野生水蛭的饲料主要以水中的微生物(浮游动植物等)、草粉为主,辅以螺、蚌、等软体动物。规范化养殖应坚持固定的饲料源,本规程选用螺蛳作为天然饵料,饲料的总供应量约每亩2吨左右。
2、投喂
根据饲料的总量,分布于7、8、9、10四个月投放合理的投喂,随着幼苗的生长逐渐加大饲料投喂量。具体投喂时可按“四定”原则进行,并做好标记号饲料的来源、投喂时间、投喂量和投喂网箱:
(1)定时:定期间隔做好饲料投喂工作;
(2)定点:投放饲料过程尽可能向中间投放,避免向网箱两侧投放;
(3)定质:饵料要新鲜,要有固定的饲料供应源头,不能出现多地同时混杂供应的现象,每次螺蛳供应到位后要做好质量工作,确定好螺蛳的合格率,计算投喂量;
(4)定量:水蛭日食量一般为其体重的5~10%左右,根据水蛭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水质调节
水质是水蛭生存的主要条件。人工网箱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加注新水,一般7天加注新水一次,并注意防止化肥、农药及工业的污水,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3~4天加注新水一次,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和要有一定的溶氧量。当水中含氧量低于2毫克/升时,水蛭会浮出水面并出现不安现象。夏季水温高,十分注意水质,透明度保持30公分左右。
1、水质、水位和水温的调控:
水是水蛭生活的基本环境,它的呼吸、摄食、栖息,繁殖均离不开水,所以水质的优劣,水位和水温的高低及水中溶氧的多少,对水蛭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水质:水蛭池用水,其源头必须是清洁而无污染之水。水质太清或过于浑浊均不利于水蛭生长。用换注新水的办法,每次换1/4~1/3,甚至1/2的水体以调节水质。平时,特别是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必要时应使用水质改良剂及增氧剂调节水质。发现水蛭上下游动不安,显示有缺氧兆头,应及时换注新水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密度太稠时应适时分池。
(2)水位:日常管理中或换注新水时,水位的变幅应控制在10cm范围内。所以留好溢水口是保证水位的重要措施,平时,特别是雨季应经常检查溢水口是否被堵塞。干旱缺水时,应及时补水。
(3)水温:水蛭池应每天定时测量水温。一般来说,20~28℃为水蛭生长最佳温度。10℃以下水蛭停止摄食和生长,温度继续降低不再活动,进而钻入泥土层中处于休眠状态,应提前做好采收后留种准备工作。夏季酷热,当温度超过32℃时,不利于水蛭生长,长时间超过35℃,易招致死亡。
2、常用调节水温的几项措施:
(1)绿色植物是缓冲调节气温的有效手段,所以养殖池内外必须保持一定植被覆盖度。,养殖池内种植空心菜,整个植被覆盖度不应低于50%。
(2)调节水层。底层水温比较稳定。炎热夏季,只有池水达到一定深度后,水蛭才有可能选择到最适宜的水温层。
(3)有条件时,可搭盖凉棚遮阳,使池水温度不致过高。
(4)水利条件较好的地区可实现微流水的自流灌溉,流动的水温则不会过度偏高,需要注意的是,所换水和原有的水,温差不宜过大。为保证水中溶氧及调适温度,可以通过换水量、换水次数或设置缓冲贮水池来达到目的。
3、溶解氧
大多数水蛭能长时间忍受缺氧环境。在氧气完全耗尽的情况下,水蛭可存活2~3天,但一般情况下,水蛭多生活在含溶解氧0.7mg/L的水域里,低于一定的溶氧度时,水蛭就纷纷钻出水面,爬到岸边土壤或草丛中,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在空气闷热,低气压的天气,水中的溶氧量较低,水蛭表现出不安并向水面或岸上移动,甚至死亡。
由于网箱养殖水体较小,水质很容易变质,一般每星期换水1次,每次换水1/3~1/4,随后加入新水。如采用自流灌溉的方式养殖,可适当减少换水次数,使塘水透明度常保持50cm左右即可。
如出现大面积的水质恶化情况,一般与饲料投喂量过大,或变质的螺蛳投入有关,这样极易引起该池塘的水蛭大面积死亡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大面积连续换水。
如某池塘有少量水蛭死亡,属于正常情况,应及时打捞出死亡水蛭,避免引起其他水蛭死亡而引起水质恶化。如大面积死亡,则因立即排干该池塘水作提前采收处理,或封闭该池塘,避免引起其他池塘的连锁反应。养殖期间应及时打捞池中的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