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解析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乔木,产生于古生代石炭纪末期,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其树姿雄伟,叶形优美,寿命长,少病虫害,最适宜作行道树、庭阴树,孤植风景树,近几年被城市绿化广泛运用。通过几年的银杏栽植管理,笔者积累了
果实病害-杏褐腐病特征及其防治
杏褐腐病特征:杏褐腐病有两种症状。一种为害近成熟的果实。初形成暗褐色、稍凹陷的圆形病斑,后迅速扩大,变软腐烂,上面长有黄褐色绒状颗粒,轮生或不规则,被害果多早期脱落,腐烂,少数挂在树上形成僵果。加一种为害果实、花及
银杏繁殖四法
一、杏树播种繁殖秋季种子采收后,去掉外种皮,将带中果皮的种子晒干,当年即可冬播或翌年春播(若春播,必须先进行混沙层积催芽)。播种时,将种子胚芽横放在播种沟内,播后覆土3--4厘米厚并压实。当年幼苗可长至15--25厘米高,秋
杏软腐病的症状、发病规律
近年来,周口市引进不少杏树新品种如金寿杏、金太阳杏、凯特杏等进行栽培,这些品种结果早,品质优,经济效益高。但是杏果实病害发生严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危害杏果的病害有杏软腐病、杏黑星病、杏疔病、杏褐腐病、杏
杏子采完了管理不能松
在许多地方,杏树采果后,农民朋友就认为杏树管理结束了,既不施肥,也不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整形修剪,结果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不足、树势衰弱,从而树体营养生长量不足,贮藏养分不充分,没有充足的养分供给花芽分化与发育所需,增加了
陕北地区仁用杏杏疔病防治技术
陕北地区仁用杏发展速度很快,各地引种栽培形成一定规模,仅榆阳区已发展到约1万hm2,成为当地林农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仁用杏病虫害防治是仁用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杏树的正常生长,杏核的产量和质量。本
杏树采果后管理
杏果成熟较早,从采收后到休眠期还有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期间是杏树恢复树势,树体营养积累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树体的合理生长、促进花芽的进一步分化,提高花芽的数量和质量,为来
银杏的繁殖与栽植管理
银杏树树形优美、秋季叶色金黄,适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独赏树,常常被作为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介绍一下其繁殖方法和栽植管理。杏树繁殖银杏的繁殖方法很多,大致有播种、嫁接、扦插、分蘖4种方
杏病虫害需要科学使用农药
加强杏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避免盲目用药。1、农药使用安全要求按GB4285、GB8321.1、GB8321.2、GB8321.3、GB8321.4,GB8321.5、GB8321.6规定执行。选择使用的药剂种类应符合NY5240中规定的要求。2、杏树花期禁止使用化
不同用途银杏苗的繁育
一、扦插繁殖此法适用于大面积绿化育苗等,又可分为老枝扦插和嫩枝扦插。1.老枝扦插。3至4月从成品苗采穗,剪截成15至20厘米长的插条。每50根扎成一捆,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在100ppm的ABT生根粉中浸泡1小时,扦插于疏松的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