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药种植与化学除草新技术
一、形态特征。白芍药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80厘米。根粗肥,通常为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茎直立,无毛。茎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密生骨质白色小齿,下面沿脉疏生短柔毛。花顶生和腋生
芍药生物学特性及种植要点
芍药别名将离、白术,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具肉质根,茎丛生,羽状复叶,花期4-5月。在我区分布栽培的品种多为新疆芍药、窄叶芍药、块根芍药等,性极耐寒,可露地越冬,在伊犁河谷3月底-4月初萌芽,4月上旬现蕾,10月底-1
芍药种植的田间管理
1、芍药种植田间扒土:上一年冬季的堆土必须在芍药嫩芽出土前4—5天扒除、平整。如此项工作不及时做,嫩茎已向上顶,用锄扒土时,必须注意不能把嫩茎扒断。如不扒土,则嫩茎基部衰弱,影响生长。2、芍药种植田间中耕除草:
芍药盆花种植技术研究
芍药是我国原产的传统名花,多年生草本,属于芍药科芍药属。芍药花大色艳,应用广泛,具有观赏、药用及庭院绿化等多种用途。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极具开发价值。牡丹盆花促成栽培己获
芍药种植锈病防治技术
病原菌是担子菌亚门栅锈菌科的真菌,病菌为转主寄生,夏孢子和冬孢子时期产生在芍药植株上,冬季以菌丝体在松树上越冬。夏季温暖潮湿,或地势低洼而又易于积水的地区,发病较重。 1.芍药种植的锈病症状 1.1发病初期,叶
芍药分为哪些种类
芍药属植物约35种,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根据其生长习性和花盘形状分为两组。一是牡丹组,系落叶灌木或亚灌木,花盘杯状或盘状,革质或肉质,全包住心皮或包住心皮的基部。我国产三种(不包括变种),即牡丹、黄牡丹和紫牡丹
芍药的生长习性特点
1.温度芍药是典型的温带植物,喜温耐寒,有较宽的生态适应幅度。在中国北方地区可以露地栽培,耐寒性较强,在黑龙江省北部嫩江县一带,年生长期仅120天,极端最低温度为-46.5℃的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开花,露地越冬。夏天适宜凉爽
芍药的应用价值解析
芍药花大艳丽,品种丰富,在园林中常成片种植,花开时十分壮观,是近代公园中或花坛上的主要花卉。或沿着小径、路旁作带形栽植,或在林地边缘栽培,并配以矮生、匍匐性花卉。有时单株或二、三株栽植以欣赏其特殊品型花色。更有
影晌芍药开花物候的主要因素
(1)气温:在同一地区,芍药花期的早晚与春天气温变化密切相关。温度可影响整个开花的过程。春暖和春寒,花期可相差4~5天以至10~20天。(2)水分与降雨:水分和降雨对花期的影响不大,在花前充分灌水或遇降雨,有助于芍药开花,花朵硕大,花
芍药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
芍药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从种子萌芽直至死亡,在一生的生命活动中,经历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等生命过程,这一全过程称生命周期,也称大发育周期。就实生植株而言,生命周期可分为3个发育时期,实生苗约4年开花,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