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的蜜蜂怎么管理才好?附详细方法
1、野生蜜蜂收捕回来第一件事是过箱,建议采用活框蜂箱养殖蜜蜂。2、为了防止新收蜂群逃跑,要确保温度,湿度,环境,蜂箱都符合蜜蜂生存。3、过箱的当天晚上要饲喂一次以安抚蜂群的情绪,并且第二天起要连续奖励饲喂。4、利用蜜蜂“恋子”特性快速稳定蜂群。5、做好蜂箱消毒,饲料除了保证清洁外添加蜂药来预防蜂病。
蜜蜂会在什么地方筑巢,有以下几个要求
1、蜜源要丰富:蜂群一般选择半径3公里以内蜜源丰富、相对连续的场所建造巢穴。2、环境必须适宜:蜂群多在冬暖夏凉的地方筑巢,同时蜂巢需要一定的湿度,还要求可以遮风挡雨。3、利于抵抗敌害:因为地海众多,所以通常在洞口狭窄,在比较隐秘的地方筑巢。4、有干净的水源:水是生命之源,蜜蜂需要水。
蜜蜂的特点有哪些,详细介绍
蜂蜜的特点有变态性、多样性、广泛性、社会性和筑巢性。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是蜜蜂科昆虫的统称,分为木蜂亚科、艳斑蜂亚科和蜜蜂亚科3个亚科。蜜蜂的地理分布取决于蜜源植物的分布,世界上都有分布。蜜蜂过群居生活,群体有3种类型:蜂王、工蜂和雄蜂。蜜蜂的筑巢本能复杂,筑巢的场所、时间和巢的结构多样。
雄蜂有什么特点,详细介绍
1、形态特征:体型粗壮,体色比工蜂深,头近圆形,复眼比工蜂和蜂王大,体色是黑色的。2、生长发育:是由蜂王生产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卵期为3天,幼虫期为7天。3、飞行活动:飞行的目的是方向、排泄和交配。4、婚飞交尾:与蜂王交尾,交配之后生殖器会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内,雄峰便会死亡。
怎样养蜜蜂才不会逃跑,蜜蜂为什么会逃跑
首先要确保蜂箱内环境的干净卫生,一旦发现有巢虫要及时处理。要定期更换新脾,清理掉使用过久的旧脾。当发现蜡螟的时候,要立即进行处理,保障蜜蜂的生活不受影响。要及时进行补饲,防止蜂箱出现缺饲料的情况,尤其是在蜜蜂大量繁殖的时候。蜜蜂之所以会逃跑多半是因为蜂箱内缺饲、环境不好、有病虫害等。
蜜蜂的种类大全及优缺点,详细如下
1、中华蜜蜂:造脾能力强,喜啃旧脾和迁飞,易发生自然分蜂和盗蜂。2、意大利蜂:性格温和,蜂王产卵力强,抗病力弱。3、卡尼鄂拉蜂:性格温和,不易迷巢和盗窃,产卵能力弱。4、高加索蜂:是蜂蜜高产型蜂种,性格温和,产卵力强,易迷巢。5、东北黑蜂:越冬性强,抗病,盗窃性强。6、新疆黑蜂:采集力强,不易驯养。
蜜蜂为什么会自然分蜂,详细介绍
1、蜂王物质不足:蜂王物质能够抑制工蜂修筑王台和工蜂卵巢成熟,蜂王物质不足容易导致蜂群的分蜂意念非常强烈。2、工蜂营养过剩:导致工蜂卵巢发育,使蜂群具有较强的分蜂意念。3、环境温度偏高:导致工蜂营养过剩,从而引起较强的分蜂意念。4、蜂巢过于拥挤:工蜂不能投入采酿活动、巢房不足,促使蜂群发生分蜂热。
东北黑蜂,附东北黑蜂基本介绍
1、形态特征:蜂王分为两种,一种全为黑色,另一种腹部背板有棕色的环纹,工蜂也分为全部呈黑色和背板两侧有黄斑两种。2、品种来源:是欧洲黑蜂和卡蜂自然杂交形成的新品种。3、种群的优势:耐寒、越冬性强、抗病、抗逆性强、性格温和等。4、繁殖能力:蜂王产卵能力强,育虫积极。5、生产性能:泌蜡造脾能力较强。
新蜂王交尾成功有什么标志,详细介绍
1、蜂王有白色线状物:交尾在飞翔中进行,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2、蜂王腹部明显胀大:交尾后将精子储存在蜂王的受精囊中,一生中用于卵细胞受精。3、蜂王在2~3天内产卵:新蜂王能否在预定时间内开始产卵是鉴别其交尾后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4、蜂王正常生产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为工蜂。
蜜蜂是怎么采蜜的了,用什么工具采蜜
蜜蜂的采蜜工具叫口器(昆虫的嘴),采蜜首先从寻找蜜源开始,少数“侦察蜂”出去寻找,获得信息的外勤蜂大量飞向蜜源,开始忙碌紧张地收集蜂蜜。蜜蜂收集花蜜时,脚上会沾满了花粉,就用“花粉梳”将花粉收集在“花粉篮”中,最后用蜜把花粉固定在球状带回蜂窝。蜜蜂制作蜂蜜通常需要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