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瓜市场现状分析
兰州市是全国有名的瓜果城,尤其是闻名遐迩的白兰瓜。60--80年代,产品畅销国内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东南亚市场,身价百倍,供不应求,是我市当时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受品种退化、品质差、产
一三七团:白兰瓜全部订单销售
看来我们今年的订单是签对了。”7月9日,伊宁市花果山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的经纪人木塔利夫对七师一三七团白兰瓜种植户说。 一三七团有着得天独厚的白兰瓜种植优势,种出的白兰瓜甜里透香,且耐储运,品质享誉
白兰瓜病毒病防治
1、 症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心叶出现明脉,后发展为花叶或深绿色病斑、畸形,干旱时病叶缩小,瓜蔓失去结果能力。一种是黄化型,在叶片上初为褪绿黄斑,后转为斑驳花叶,叶变黄、变厚,叶脉突出,叶缘呈锯齿形,株形矮缩,节间短。一种
白兰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
白兰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 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和茎蔓。子叶上发病呈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浅黄褐色、半透明点状病斑。真叶发病,叶片呈水渍状小点,随后逐渐扩大, 受叶脉
白兰瓜的特征及特性
特征植株生长健壮,叶圆略呈五角形,叶缘缺刻较深,孙蔓座瓜,最大个重达11斤,瓜圆球形,顶端隆起,皮中厚,色白略橙黄表皮光滑,肉淡绿色,生育期120天左右。特性果肉厚,质柔软,汁液多,味浓甜,含糖量11—14.5%,具芳香,耐贮藏,抗病性
提高白兰瓜坐果率的措施
植株不易坐果的原因 1.植株徒长或瘦弱。白兰瓜生长期间,氮肥施用过多或在保护地栽培中处于高温高湿环境,通风条件差,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能协调,常造成徒长或瘦弱。徒长时,茎叶生长消耗大量的养分,供给花、果的营
白兰瓜霜霉病防治
1、 白兰瓜霜霉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 发病初期叶片上先出现水渍状黄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受白兰瓜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多角型黄褐色。在潮湿条件下,叶背面病斑上有灰黑色霉层,底部叶片先发病,由下至上蔓延,严重时病斑连
白兰瓜的优缺点及品质下降分析
白兰瓜在兰州种植历史较长,由于气候变化、品种混杂退化,一度曾质量下降。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采取早播种,出苗后覆盖保温,适时喷灌浇水等措施,解决了因春寒、夏早,使发育受到抑制的问题,白兰瓜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大棚白兰瓜定植后的管理
棚温调控 白兰瓜定植后,前期为了提高棚温,促进缓苗,棚膜要扣严,草苫要及时揭盖;开花坐果前,白天棚温保持在25-28℃,夜间16-18℃,当棚温超过28℃时要揭开棚膜通风,随着白兰瓜植株的生长和外界气温回升,通风口逐渐由小到大
白兰瓜畸形果的产生及防治
扁平果果实横径明显大于纵径的果实,在圆球形或近球形品种中表现突出。 产生原因:幼果生产前期纵向未能充分发育;植株营养生长弱,叶形小,叶片面积不足,果实生长因得不到充足的同化养分而受阻;结果节位低,结果发育处于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