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鲶鱼
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秋后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肉食性鱼类,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如餐条、鲫鱼、鰕虎鱼、麦穗鱼、鲤鱼、泥鳅等,也吃虾类和水生昆虫。以吞食为主,牙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脱。鲇鱼不仅像其他鱼一样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肉质细嫩,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较多,对体弱虚损、营养不良之人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鲶鱼的食性特点,鲶鱼喂食频率解析】鲶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类,许多人喜欢养殖鲶鱼,并将其作为爱好。然而,对于鲶鱼的喂食频率,人们存在疑问。有人认为一天喂一次就足够了,而有人则认为需要多次喂食。那么,鲶鱼一天喂一次可以吗?下面我们将解析鲶鱼的喂食频率。[ 详情 ]
【养殖鲶鱼的要点,池塘要建造在活水源充足的地方】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洁的地方建造池塘,池塘内可栽培水草,作为鲶鱼的栖息场所。放养前2周要排干池水,再全池泼洒生石灰溶液,然后注水浸泡1周。放养鱼苗前,将它们放在淡盐水中浸泡20[ 详情 ]
【钓鲶鱼实用技巧大全,附钓位选择】1、钓鱼时间:阴天多云、细雨绵绵、三四级风或雷阵雨过后的两三天进行垂钓为好。2、饵料选择:鸡肝、鸭肝、蚯蚓、泥鳅等均可作为饵料进行垂钓。3、钓法技巧:选择手竿底钓时,钓线应稍粗,钓钩中号或大号,浮漂用立式长浮漂,坠子稍重,将饵料投于钓点处,装钓饵挂于双钩上,饵料大些为好,浮漂出现黑漂时及时提竿。[ 详情 ]
革胡子鲶成鱼养殖技术特点
1、生长快,产量高,生产周期短 革胡子鲇鱼苗经3~4个月饲养,每尾普遍可达到0.5千克以上的商品规格,亩产可达到5000千克。在我国南方地区每年可养2~3季。 2、成鱼养殖季节性强 因为革胡子鲇15℃以上开
合肥一饭店鱼池内百条鲶鱼上演“大逃亡”
因为工作失误,水阀忘关,导致饭店厨房里鱼池的水溢出,鱼池里上百条鲶鱼顺着排水管道上演“大逃亡”,结果被路过市民认为饭店在污水沟养鱼。近日,在合肥明教寺附近开饭店的张国勇遇上了一件让他哭笑不得的事
南方大口鲶鱼养殖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技术
1、症状及危害 该病主要发生在鱼卵孵化期和苗种培育期,水温低于19℃以下时更为严重。首先是在未受精卵上滋生棉絮状水霉菌丝,随之在好卵上蔓延滋长。菌丝侵入卵膜内,夺取营养,破坏胚胎发育,传染速度很快,若不及
大口鲶养殖常见病之气泡病防治技术
1、症状及危害 该病主要发生在鱼苗孵化期和仔鱼下池后3~5天。病鱼的肠道中有白色气泡产生,或者鱼的体表、鳍条、须或鳃丝上附有气泡,鱼体漂浮水面,沉不下去,游动时像转圈一样,严重时仰卧于水面,感染率可达90%以
南方大口鲶养殖常见病之指环虫病中华鳋和锚头鳋病防治
1、指环虫病 (1)症状及危害 该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摄食能力差。肉眼检查其鳃部肿胀,鳃丝粘液增多。镜检病鱼鳃丝每个视野下有5条以上。 (2)防治方法 用2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
革胡子鲶养殖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技术
1、症状及危害 病鱼感染水霉菌后,其体表出现灰白色的团状菌丝,形如棉絮状。菌丝逐步扩展后,鱼游动失常,皮肤粘液增多,食欲减退,最后消瘦死亡。致病原因多是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受伤,或由于低温冻伤引起。 2
南方大口鲶养殖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在10多年的研究与生产推广中,已发现的疾病有白头白嘴病、白尾病、打印病、溃疡病、出血病、烂尾病、烂鳃病、肠炎病、斜管虫病、绦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杯体虫病、盘钩虫病、锚头鳋病、鲺病、锥体虫病、气
藕田里养殖革胡子鲶常见病肠炎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2.症状:此病多发生于鱼种期,原因是由于投饵过多或饵料变质,造成水质污染而引起消化道感染。病鱼发病不久即失去食欲,以后随疾病发展,腹部膨大,体色变黑,离群缓游,不久便死亡。外观肛门
藕田里养殖革胡子鲶常见病车轮虫病的防治
1.病原:由车轮虫寄生引起。 2.症状:病鱼体色变黑,触须卷曲,严重者鱼体垂悬浮于水面或静沉于池底。镜检鱼的鳃部、体表,发现有大量车轮虫。车轮虫的感染率很高,严重时致病率可高达100%,并造成病鱼大量死亡。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