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皮虾
皮皮虾全为海生。别名琵琶虾、皮皮虾、虾耙子、虾公驼子、瀨尿虾、螳螂虾、虾蛄。掠虾类起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绝大多数种类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少数见于温带海域。中国沿海均有,其中以虾蛄科,口虾蛄属旗下的广温性品种口虾蛄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皮皮虾主要分布在沿海近岸浅水泥沙或礁石裂缝内。
【死了的皮皮虾还能吃吗,皮皮虾不能和什么同食】皮皮虾死了没多久是可以继续吃的,但如果死亡时间超过2个小时,就不要再继续食用了,因为死后的皮皮虾体内会分解有毒物质,吃了容易导致食物中毒。皮皮虾不能和动物肉、鸡蛋、牛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一起吃,不能和秋葵、黄瓜等寒性食物一起吃,也不能和茶一起吃。[ 详情 ]
【皮皮虾的上市时间,皮皮虾的营养价值有哪些】皮皮虾一般在每年的4-6月上市,这段时间产出的皮皮虾比较肥美。皮皮虾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高达20%,每100克皮皮虾中大约有4.95克的碳水化合物,能为人体供能。皮皮虾里还含有少量的纤维素,可以帮助促进肠胃的蠕动,促进排便。皮皮虾中的脂肪含量并不是很高,100克中仅含有2.28克的脂肪。[ 详情 ]
【怎么养殖皮皮虾,怎么捕捞皮皮虾】1、池塘要求面积3~6亩,长方形,坡度大,排水设施完善,具备增氧设施。2、春季虾养殖时间为上年12月至次年2月,虾苗规格为400~1200尾/公斤,养殖量为每亩25~30公斤。3、皮皮虾池单养中低产养殖模式,一般于去年12月养殖,第二年春天捕获大小,优点是投资少,风险小,适用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详情 ]
皮皮虾坏血病的防治
一、主要症状皮皮虾病虾结缔组织内出现溶血和坏死,甲壳下出现黑色斑块,容易被细菌感染。病虾厌食,运动缓慢,腹部关节、附肢与虾体结合处变黑。 二、防治方法 1、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搭配喂养的方法预防,在虾池中
皮皮虾红色诊病法
1.红体病:系桃拉病毒引起,皮皮虾易患此病。症状:急性者体表呈淡红色,尾扇及游泳足呈深红色;慢性者仅在虾壳表现出现黑斑。防治措施:①溴氯海因,0.5毫克/升水体,全池泼洒。②板蓝根50克、三黄粉200克,拌入100克饵料中投喂,连
皮皮虾防病“四观察”
1.观察水体透明度 养皮皮虾期间,皮皮虾池水体的可视透明度一般应在30~40厘米左右。当透明度低于30厘米时,应停止施肥,并适量换水;当透明度大于40厘米时,则说明池中的浮游生物太少,应适当施肥。 2.观察皮皮虾池水色 一般
皮皮虾的食疗作用
食疗作用1、中医认为,海水虾性湿、味甘咸,入肾、脾经;2、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3、适宜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搔痒
皮皮虾软壳病防治方法
皮皮虾病虾甲壳明显变软,体形消瘦,活动减弱,生长缓慢,严重时可致死亡。此病可能由水中有机质过多、pH值较低及长期营养不足等引起。 防治方法:加注新水,改善水质;用15毫克/千克石灰水泼洒,提高水的pH值;加喂优质全价饲料。
皮皮虾纤毛虫病的防治
病虾体表寄生大量纤毛虫(钟形虫、累枝虫、聚缩虫等),体表呈棕黄色绒毛状,影响病虾摄食和蜕壳,严重时可致虾死亡。主要原因是水质过肥,钟形虫、枝虫、聚缩虫等大量繁殖。 防治方法: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用0.4毫升/千克溴氯
皮皮虾褐斑病的防治
皮皮虾病虾体表有斑点状黄褐色的溃疡,溃疡的中部凹陷,在头胸部和腹部发生较多,有时触角、尾扇及其他附肢也有,严重影响虾的生长蜕壳。主要由起捕及运输过程中机械损伤引起的。 防治方法:注意操作,防止虾体受机械损伤;用0.3
皮皮虾营养价值介绍
虾蛄是一种营养丰富、汁鲜肉嫩的海味食品 。其肉质含水分较多,肉味鲜甜嫩滑,淡而柔软,并且有一种特殊诱人的鲜味。每年的春季是其产卵的季节,此时食用为最佳。肥壮的虾蛄脑部满是膏脂,肉质十分鲜嫩,味美可口,可惜壳多肉少。
皮皮虾的亲体培育
亲皮皮虾培育是指已交配的雌皮皮虾,放入专门的培育池中饲养,使其性腺成熟、产卵、抱卵孵化;直到假蚤状幼体孵出的培育过程。其促熟培育与抱卵孵化宜在土池中进行。因为水泥池培育亲皮皮虾远不如土池。水泥池中的亲皮皮
皮皮虾烂腮病的防治
症状 鳃丝呈灰色、黑色,肿胀、变脆,然后从尖端基部溃烂,坏死的部分发生皱缩或脱落,病虾整个鳃部发黑、肿胀、鳃丝腐烂,软骨外露,有污泥。严重的边缘缺损,个别有白色絮状物,多发于规格6cm以上的皮皮虾。 发生原因 病原是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