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鸭
狭义的野鸭是绿头鸭,人工养殖三代以上可以食用。被驯养的绿头鸭抗病力强,成活率高,适应性广,群居性好,食性多样,饲养容易,同时还具有饲料消耗小、饲养周期短等优点。养殖的绿头鸭个体肥大,但肥而不腻,肉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野味浓厚,素来视为野味中之上品,享誉国内外。野鸭虽带有野性,但胆小,警惕性高,若有陌生人或畜、野兽接近即发生惊叫。成群逃避,如突然受惊,则拼命逃窜高飞。因此,野鸭饲养环境应安静,尽量免受人、畜干扰。
【野鸭养殖场建设方案,附详细介绍】野鸭养殖场地址的选择要自然环境偏僻,冬暖夏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丘陵地区。土质为沙质或壤土。附近要有宽敞的水域。无污染源,电力和交通方便。雏鸭舍要求朝阳、保温、干燥、采光、通风。窗户的采光面积与舍内地面积的比例为1:(10~15)。育成鸭舍要求的条件不高,可以是比较简陋的小屋,用于晚上的栖息。[ 详情 ]
【野鸭子的过冬方式,野鸭有哪些生活习性】野鸭为候鸟,在自然条件下,秋天南迁越冬。在我国,则常在长江流域各省或更南的地区越冬;春末经华北至我国东北,到达内蒙古、新疆等地。野鸭喜集体活动和群栖,夏秋间全换和秋冬间部分换羽,食性广而杂,常以小鱼、小虾、甲壳类动物、昆虫,以及植物的种子、茎、茎叶、藻类和谷物等为食。[ 详情 ]
【野鸭蛋一般生在什么地方】野鸭一般将蛋产于湖泊、河流库沿岸的杂草垛或堤岸附近的穴洞、蒲苇滩的旱地上、倒木下的凹陷处、农民的苞米楼等处。野鸭的巢穴外径为25-30cm,内径15-20cm,内深4-10cm,外高8-13cm。[ 详情 ]
生长期饲养管理
野鸭生长期一般指7~10周龄期间。生长期是野鸭体重增加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种鸭的质量和商品鸭的产肉率。生长期的野鸭采用网上平养的方式饲养,饲养密度为10~15只/平方米。 生长期的野鸭应
种野鸭的饲养管理
种野鸭饲养密度为4只/平方米左右。 8~24周龄为后备野鸭。后备种野鸭应实行适当限饲, 限饲结束时使后备种野鸭比不限饲的野鸭群平均体重减少10%左右。20~28周龄野鸭,让其自由采食含16%粗蛋白, 10.45~11.29 MJ
野鸭养殖技术大全
(1)温度:温度是提高野鸭育雏成活率的关键, 应按雏野鸭的日龄,掌握好开始从高向低逐渐降温的原则、切忌时高时低,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温度环境。1周龄内室温32℃~30℃,以后每周降低2℃~3℃,一般应保证夜间温度比白
野鸭场日常管理
1、工作人员进入鸭舍要稳重,饲养管理工作要求有规律,防止鸟兽侵入,谢绝参观,防止野鸭受惊吓挤在墙角踩死或闷死。 2、每天观察鸭的精神、食欲、饮水、排粪等状况,发现疫情,立即报告兽医,及时采取妥善的处
产蛋鸭的饲养
野鸭饲养到170天左右时,达到产蛋的日龄。产蛋野鸭的饲料中需要蛋白质的量较多,应在饲料中添加充足的蛋白质,增加骨粉、贝壳粉的量等,每天饲喂次数增加到4次。产蛋期保持充足的光照,全天光照时间不少于15小时,每天早晚
育成期野鸭的管理
31~160日龄的野鸭为育成期野鸭。 育成期是野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一般情况下60日龄的野鸭,在体重体形等方面已接近成鸭,在饲养肉用的野鸭时一般60日龄后就要及时出售。产蛋野鸭要继续喂养。成年野鸭的飞翔能
野鸭育雏期的饲养
1.温度: 育雏温度开始为30℃,以后每隔2天可降温1℃,20日龄后过渡到20℃的常规育雏温度。 2.湿度: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育雏早期防止湿度过低,后期应防止湿度偏高。为保持地面干燥,应在地面
野鸭养殖架设防逃网
50日龄时野鸭的翼羽基本长齐,开始学飞,因此必须在运动场和水面周围、顶部架设金属或尼龙网罩,网眼以2厘米×2厘米为宜,以防飞逃。水栏竹竿或金属网要深及河底,以防潜逃。饲养员要穿素色衣服,杜绝外人进人鸭舍惊
野鸭养殖的精心饲养与科学管理
精心饲喂: 采用配合饲料,坚持定时定喂,日喂3次,并随体重逐步增加喂量(日投料量为其体重的5%)。如果是作为后备种鸭,应酌情增加青绿多汁的饲料,用量约占总喂料量的15%,以适当控制体重。产前30~4O天,青料可增至55%~7
野鸭养殖的鸭舍建筑技术
应选择地势稍高、背风向阳、临近水源处建舍,多为半敞开式鸭舍,外有运动场和水面。每间鸭舍长6米,宽4米,高2.5米,前墙开门。鸭舍、运动场和水面三者的面积比为1:2:3。正常密度为10~15只/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