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螟虫最佳防治时间在初夏7月份,因为5~6月份水稻二化螟将卵产在叶肖鞘或叶尖背面,6月末~7月中旬在虫卵孵化期最脆弱,7月份以后己蛀入水稻茎杆中,灭杀难度极大。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一种是二化螟,以幼虫为害叶鞘和茎杆,造成枯鞘和枯心;另一种是三化螟,以幼虫钻蛀茎杆,造成枯心,严重时成团枯死。一般减产4-5%,重者减产10%以上。

各地应根据当地螟情、苗情施药,重点防治上代残虫量大、当代螟卵盛孵期与水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的稻田,迟栽和深丘区稻田可在防治适期靠后施药。
水稻螟虫最佳防治时间在初夏7月份,因为5~6月份水稻二化螟将卵产在叶肖鞘或叶尖背面,6月末~7月中旬在虫卵孵化期最脆弱,7月份以后己蛀入水稻茎杆中,灭杀难度极大。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一种是二化螟,以幼虫为害叶鞘和茎杆,造成枯鞘和枯心;另一种是三化螟,以幼虫钻蛀茎杆,造成枯心,严重时成团枯死。一般减产4-5%,重者减产10%以上。
各地应根据当地螟情、苗情施药,重点防治上代残虫量大、当代螟卵盛孵期与水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的稻田,迟栽和深丘区稻田可在防治适期靠后施药。
混加其他农药:通过不同作用方式的农药混用,来提高防治效果,比如内吸性药剂与触杀性药剂混用。利用有效低浓度: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前提条件下,尽量降低农药的使用浓度。混加增效剂:往
施肥不宜过量:冬季的气温和土温较低,作物对肥料的吸收率不高,施肥时若采用以往的用量,会导致肥料积累在土壤中,此时容易烧根、叶片萎蔫等情况。浇水不宜过多:冬季浇水会降低土壤的
病原体在土壤中生存,条件适宜时侵染作物的根部或茎部,引发的病害即为土传病害。比如种植马铃薯时,常见的根腐病、青枯病、软腐病、干腐病、枯萎病、黄萎病、黑痣病、疮痂病等病
酸性土壤适合种植花生、土豆、西瓜、蓝莓、刺梨、白芸豆等农作物。花生:适宜种植在地势平坦、排水能力强的沙壤土中,种植时间为4-7月。土豆:适合种植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