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鲟红斑病的病症与病因。
中华鲟红斑病多发于仔鱼阶段。病鱼卵黄囊前端、或下部、或两侧及背部、尾端下部等部位出现血红色的点状斑块。病鱼上浮水面,游动缓慢,―般从发病开始到死亡时间仅10天左右。发病原因可能是水蚤、虾类咬伤所致,或在孵化过程中水流过大所致,无传染性。
2、中华鲟红斑病的防治方法。
彻底清除水蚤等敌害生物,合理控制孵化时的水流速度,避免仔鱼受伤。
中华鲟红斑病多发于仔鱼阶段。病鱼卵黄囊前端、或下部、或两侧及背部、尾端下部等部位出现血红色的点状斑块。病鱼上浮水面,游动缓慢,―般从发病开始到死亡时间仅10天左右。发病原因可能是水蚤、虾类咬伤所致,或在孵化过程中水流过大所致,无传染性。
彻底清除水蚤等敌害生物,合理控制孵化时的水流速度,避免仔鱼受伤。
中华鲟属于底层鱼类,它们在大江和近海中生活,具有洄游或半洄游习性,每年5-6月份会在河口集群,秋季上溯至江河上游。中华鲟是杂食性鱼类,主食小型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比如虾蟹、
中华鲟被誉为水中大熊猫。中华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外观呈纺锤形,两端尖细,头部呈长三角形,口吻部中央有2对须,体表粗糙,具5纵行骨板,侧骨板以上呈青灰、灰褐或灰黄色,侧骨板以下逐
鲟鱼卵加工成的鱼子酱,更是驰名中外,其肉、卵含蛋白质极高,皮可制胶,同时也是高档的皮革原料,吻、胃、肠、鱼筋均是上等佳肴,可以说除了鳃外,它的全身都是宝。随着其野生资源的减少,人工增殖及人工养殖相继出现了。据报导,我国
12月18日,福建晋江渔民许进兴夫妇在泉州后渚港附近海域网获一条身形奇特的“怪鱼”。经晋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鉴定,这条“怪鱼”是中华鲟,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当日下午,这条中华鲟被放归大海
12月18日,福建晋江渔民在后渚港附近海域网获一条“怪鱼”,经鉴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重约1.5公斤,健康状况良好,符合放生条件。随后,福建泉州仙石边防派出所官兵与当地渔民一起,将这条中华鲟放归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