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利津县盐窝镇黄河口滩羊产业园牧光互补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羊棚上铺设太阳能板,3.0版本的新养殖棚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牧光互补项目建设了3.0版本的羊棚79栋,养殖规模增加14万只,发电量达到了22兆瓦,实现了农、牧、光一体化发展。”利津县盐窝镇畜牧办主任吴星华介绍。
牧光互补项目为肉羊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前景,也更加坚定了养殖户发展的信心。吴星华介绍:“与2.0版本相比,3.0版本有三大优势。一是实现绿色循环发展,二是实现链条双向延伸,三是实现产业多元盈利。”3.0版本的羊棚采取高床养殖方式,增加粪污收集设施,实现粪污日产日清,棚顶配套建设22MW光伏发电项目,减排二氧化碳2800吨,“一棚多效能”的模式,不仅为养殖户减少了成本,羊的养殖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降低了羊的发病率,养殖密度更大,也更好管理。
利津县盐窝镇是远近闻名的
肉羊养殖大镇,这几年,该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了由肉羊传统养殖方式向集约化、产业化的嬗变。牧光互补项目是黄河口滩羊产业园二期及产业一体化项目中的一个,该项目总投资7.86亿元,重点实施黄河口滩羊产业园牧光互补、150万只/年肉羊屠宰深加工及冷链物流储运等6个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发绿电3000万度,屠宰能力提升到200万只/年,辐射带动从业人员3万人以上,黄河口滩羊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缺头少尾的短板,将打造成为全国单体规模最大、标准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条最长、综合带动效益最强的肉羊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