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一过,乍暖还寒,是重大动物疫病高发季和易发期。为切实做好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保障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伊州区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抢抓关键时间节点,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动物疫病免疫计划》要求,扎实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等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全力打好春季动物防疫“预防针”,筑牢畜牧养殖安全“防护网”,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稳定。
3月13日,记者在天山乡白杨沟村养殖场棚圈看到,伊州区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走村入户为村民养殖的牛、羊接种疫苗,疫苗注射完毕后,工作人员仔细填写了《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登记表》。
来到养殖场之后,我们首先核实所有的信息普查情况,然后开始打防疫针,防疫针就是口蹄疫和小反刍,还要进行采血。
天山乡白杨沟村村民艾海提·提依普养殖牛、羊已有25年,每年惊蛰一过,他都会在养殖棚圈等待防疫人员为自家牛羊注射疫苗,为自己的养殖业收入上好保险。
防疫针打了以后,牛羊都挺好。我们很高兴。
据了解,从3月6日开始伊州区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严格按照“乡镇(街道)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原则开展防疫工作,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同时,伊州区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加大了对从事养殖、运输、屠宰、加工、畜牧兽医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对动物疫病的防控意识,积极引导群众主动投入到防疫工作中。
我们通过电话、微信、入户走访等方式,多形式、多途径、多方面加强与养殖户的沟通联系,定期对免疫标识、免疫档案、免疫户口册、疫苗发放等防疫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动态掌握实时情况,全面提高防疫工作质量和效果,严防畜禽出现病死现象,确保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2023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畜牧业振兴行动,力争全区肉、奶、禽蛋产量分别增长10%、9%、2%。实现畜牧业振兴发展,离不开防疫的保驾护航。只有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发展的环境才能加快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伊州区按照“积极防御、主动治理、人病兽防、关口前移”的防控总体思路,严格落实预防、控制、净化、消灭等防控措施,全链条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今年,伊州区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申请调拨储备猪口蹄疫疫苗2万毫升,牛、羊口蹄疫疫苗60万毫升、小反兽疫疫苗60万头(份)。截止记者发稿,伊州区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陶家宫、五堡等7个乡镇已开展免疫口蹄疫牲畜25772头(只),其中牛1939头、羊7809只,猪1万6024头,已免疫小反刍兽疫羊7623只,禽流感家禽47071羽。
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事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我们严格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动物疫病免疫计划》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有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措施要求,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