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家好,既照顾了家庭,又能通过发展产业增收。”从在外打工到回乡创业,一年多时间,白中亮的心里越来越踏实了。有政策的大力支持,加上现在的市场行情好,他有信心扩大山羊养殖规模,增加收入。
白中亮家住酉阳酉酬镇水田村5组。这里土壤肥沃、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具备较好的种植养殖条件。近几年,村里的脐橙等特色经果种植、山羊等畜禽养殖规模逐步扩大。
自然条件虽然较好,但村民苦恼的是:人均土地少,种不出太多庄稼。搞养殖,又大多缺技术缺资金,并且那时候的市场行情也没现在好。
白中亮也曾在外务工。在外那些年,他开采过大理石,搭过脚手架……苦活累活他干过不少,但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供养两个孩子上学念书,并没有攒下多少积蓄。特别是打工过程中难免受委屈,再加上有时辛苦干完活还被拖欠工资,他渐渐萌生了回乡发展的念头。
2017年底,白中亮回到水田村。他从村干部那里得知政府对发展山羊养殖业有扶持政策的消息。结合自身情况考虑后,他决定留在家里
养羊。
其实,白中亮家以前就养过羊。那时候,上坡放羊看牛既是他的一份“工作”,也是他童年的一份乐趣。成家后,他也尝试过养殖山羊,最大规模达到三四十只的存栏量,不过那时一斤羊肉才两三元,没多大收益,便放弃了。
当他决定再次养羊时,羊肉的市场价格并不是最高的时候,但每斤也能卖十多元。从2017年底到2018年底,经过一年的发展,他的养殖规模达到130多只,出栏约30只,挣了3万余元。
白中亮养羊之所以能取得初步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得益于政策的支持。根据养殖规模,他获得了10万元的山羊养殖产业奖励资金,项目启动时拨付3万元,查验后拨付7万元。
白中亮对记者说:“这笔钱作用太大了。”最初给白中亮的3万元不仅缓解了他在建圈舍、购买种羊等方面的资金压力,更是对他精神上的鼓励。而前不久转入他银行卡的7万元,则让他更有发展底气了。
白中亮还计划申请30万元贷款,新建1000平方米的规范化养殖场,将此前的散养改为圈养,这样便于羊群的疾病防疫,提升出栏率和商品化率。
面对未来,白中亮踌躇满志,今年还种了50多亩牧草,准备扩大养殖规模。
现在草已经长起来了,放眼望去,青山如黛,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