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个有心人,边养边学,边学边养,不断更新自己的养殖方法,才能有所改进。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当属‘二迁羊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7团1连农民刘健在总结自己6年来的
养羊经验时告诉笔者。
2008年初,刘健响应团党委“家家户户见牛羊”的号召,享受贷款优惠政策,购买了35只羊,最初是在自己家院子里养羊。“我当初啥也不懂,最害怕的是把羊养死了。”为了养好羊,刘健抓住一切机会学习饲养技术,每次兽医来给羊治病,他都会认真观察,并进行详细记录、总结。他还买回科技养殖书籍和光碟,学习养殖技术知识,每年一次不落地参加畜牧培训班。靠着吃苦精神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刘健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饲养技术。一年下来刘健获利8000多元,讨到了他人生第一桶金。为了持续增收,刘健决定把刚刚获得的利润拿出来建设羊舍,扩大饲养规模。
“当时羊圈建在家中,规模很受限制,并且羊舍的气味也影响到了自家的正常生活,所以,必须得重建羊舍”。刘健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建起了一个相对宽敞的养羊场,进行了羊舍的第一次搬迁,继续开拓自己的养殖致富路。2009年底,刘健已拥有羊80多只、牛6头,纯收入2万多元。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刘健认识到光有规模是不够的,传统的养殖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而现代养殖技术既省时又省料,饲养成本也大大减少。可当初刘健建设养羊场时并没有考虑到发展现代养殖,基础设施非常不完善,于是刘健决定“二迁羊舍”,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现代化羊舍。
“恰巧农场里集中盖起了现代化养殖基地,农民只付成本价,还提供培训和技术服务。养殖棚圈采用了采光板,设施齐全、先进,很适应现代化规模养殖。于是我出资购买了一座350平方米的羊舍棚圈,现有300多只羊,去年总收入13万元。”刘健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