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颍州区颍西街道单桥村养殖场,养殖场负责人沈宏发、张敏夫妇正在养殖大棚里给羊喂食,一只只羊或追逐嬉戏、或低头进食,憨态可掬。“俺用的是青贮秸秆和氨化秸秆饲料,营养充分,这些山羊非常爱吃。”沈宏发介绍说。
沈宏发、张敏是单桥村远近闻名的一对能人。两口子开过钟表修理店、照相馆、移动收费点等,后来张敏又提议转行
养羊。“近年来,一到午收,总会出现焚烧秸秆问题,产生的浓烟既污染环境,又影响安全。我就和沈宏发商量回乡养羊,用秸秆作饲料,不仅能节约成本,还能消耗点秸秆,为环境保护作贡献。”张敏告诉记者,她的提议得到沈宏发的支持,两口子说干就干,投资100多万元,于2010年建起了占地5亩的养殖场,引进了杂交
波尔山羊、淮山羊等品种,正式开启了养殖事业。目前,养殖场存栏山羊500余只。“今年已出栏300多只,收入18万元,预计下半年可再出栏300余只。”看着眼前一只只膘肥体壮的山羊,盘算着一年的收益,沈宏发乐得合不拢嘴。
走出养殖大棚,沈宏发带领记者来到秸秆氨化储藏室,只见高高的麦秸垛占了半间屋子,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这是秸秆氨化发出的特有味道。”沈宏发介绍说,小麦秸秆、尿素、水按照20:1:6的比例进行氨化,加工调制的秸秆饲料不仅适口性好,且营养价值高,对羊的生长很有好处。
沈宏发告诉记者,刚开始养羊时,为了收集足够的秸秆,他购买了拖拉机、收割机等,上门免费为村民收割小麦,然后拉回秸秆。“近两年,乡亲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加强,开始有人主动将秸秆送到养殖场。”沈宏发表示,按目前的羊存栏量,一年差不多要消耗800亩地的秸秆。下一步,他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力争实现消耗1000亩地的秸秆,同时带领更多村民养羊,使更多的秸秆得到转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