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适宜的品种:肉羊品种是影响产肉多少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我国引进了不少肉羊品种,如
波尔山羊、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夏洛莱、萨福克、杜泊、肉用德国美利奴、东弗里生等品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生长发育快,产肉量高,肉用体型明显,繁殖性能优良。但本地品种也具有适应性较强,耐粗饲等特性,二者要相互结合,合理利用。
(二)配种时间与利用年限:(1)配种适龄:初配母羊在1~1.5岁,公羊在1.5岁以上,且山羊较绵羊略早,3~5岁羊繁殖力最强。(2)最佳配种时间:一般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但人工培育品种常无严格的繁殖季节性,北方地区一般在7月至翌年1月间,而以8~10月份为发情旺季。奶山羊以8~10月配种为好。(3)母羊发情持续时间:山羊24~48小时,在发情后12~24小时配种为好。母羊发情周期为15~21天。(4)最佳利用期:母山羊8年,公山羊6年。
(三)科学饲养管理:
饲料营养的合理配置与供给,力求降低成本,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不仅要考虑羊对饲料的数量需求,还要考虑质量需求;不仅要考虑适口性,还要考虑投资成本;不仅要考虑不同年龄羊的生理特点,还要考虑当地饲料资源条件。
除羔羊外,其他羊粗饲料应占到日粮的40%~60%,其中以优质青干草为主(应占粗饲料的50%左右),自由采食;青贮饲料供给量为1.5~2.5千克,可占粗饲料的30%左右。规模化羊场中青贮饲料的供给十分重要,不仅可补充部分青饲料,还可大大降低饲料成本。繁殖季节的种羊和冬春枯草季节舍饲或放牧羊只均需补充胡萝卜,成年羊补饲量为1~1.5千克。另外,还要注意矿物饲料添加剂的有效补充,除在配合饲料中添加外,可将富含各种矿物元素的舔块放在饲槽旁,任其自由舔食。食盐还可通过饮水供给。
舍饲条件下,羊只因抢食易发生打斗,往往是强羊更强,弱羊更弱,可在饲槽上方安置一个可上下翻动的固定杆,羊只采食时,放下固定杆,将每只羊固定在采食位置,采食结束后,再将固定杆翻起固定在饲槽上方。
(四)及时调整羊群:合理的羊群结构是实现肉羊高效生产的必需条件,繁殖母羊所占比例对羊群繁殖和饲养效益影响很大,在羊群中一般应占60%~70%以上。每年入冬前要对羊群进行一次调整,淘汰老、弱、病、残母羊和次羊,补充青壮母羊参与繁殖,并推行羔羊当年育肥出栏。“惜售”只注重羊只数量,忽略了饲料报酬,只会增加成本,降低效益。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确定饲养规模,不同年龄和生理状态的羊只应分别组群饲喂。
(五)疫病防治:疫病防治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1.常年保持羊舍内外的环境清洁,重点是及时清理粪便等污物。
2.每年春秋季各进行一次大型消毒,场地、用具等坚持每周消毒一次。病死羊尸体要深埋或焚烧,严防
传染病流行。场门(区)入口处消毒池的药液经常更换,保持有效浓度,并谢绝无关人员入场。羊粪集中处理,可在其中掺入消毒液,也可采用疏松堆积发酵用高温杀灭病菌和虫卵。
3.每年春、秋季各注射羊四联苗(快疫、猝疽、羔羊痢疾、肠毒血症)一次。不论大小羊一律肌肉(或皮下)注射5毫升,对肠毒血症免疫期为6个月,其他病为1年。
4.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各进行1次全群驱虫。药品有阿维菌素制剂、丙硫苯咪唑等。体外寄生虫可用伊维菌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2毫克,皮下注射),体内寄生虫可用丙硫苯咪唑(口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5~20毫克)。
5.外地引入羊只要经严格检疫和驱虫,确认没有传染病时方可进场,并且不要从疫区购买草料。
6.养成平时细心观察羊群的习惯,发现异常羊或发病羊时应立即隔离治疗。
7.日常管理中要防止通过饲养人员、其它动物和用具传染疾病,患有结核、布氏病等传染病的人不许作饲养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