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杜仲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杜仲定植后,根系未扎稳,中耕宜浅不宜深,除草要净,如与农作物间作,可以结合农作物的中耕除草进行。杜仲幼林郁闭,每年夏季要清林、中耕1次,促进幼树生长。杜仲成林以后每年清林1次即可,不用中耕。入冬前,应在幼树根
怎样高产优质栽培杜仲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是我国特产药材,树皮入药,有补肝肾,健筋骨和降血压等功用,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如下:1、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向阳、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沙壤土。种前,施足基肥,深耕耙细。2、育苗2.1母树选择和种子处
种杜仲种子繁殖栽培技术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又名为丝绵皮、丝连皮,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股、降血压等功能。原产于中国,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杜仲生长速度初期较为缓慢,速生期出现在10~20年,20~35年树的生长速度渐缓,其后几乎停滞。树皮的生长过程几
种猪苓高产栽培的技术
猪苓是一种多年生的菌类药材,呈不规则黑色块状,表面呈褐色,苓肉白色,干后淡褐色、坚硬,略有弹性,稍轻,内部致密。生长期的猪苓有黑、灰、白三种颜色,生长过程中由白变灰,再变黑,黑灰苓是商品药材,白色是膨大期的幼苓,无经济价值。
猪苓种植栽培的技巧
1.选地与整地。在原始阔叶林、混交林或次生林栽培,如桦、橡、槭、柞、柳等林下,不要栽在针叶林内。选择海拔1000~2000米、地形选择荫坡或半荫坡半阳坡地为好,坡度在15~45度,土壤选择20厘米以上腐殖质土层为佳,微酸性土壤含水
猪苓的种植栽培方法
猪苓,是我国传统的稀有中药材,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猪苓主含麦角甾醇、粗蛋白、可溶性糖分、多糖等。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猪苓的栽培技术,以供参考。栽培技术选地在原始阔叶林、混交林或次生林栽培,如桦、橡、槭、柞、柳等林下
种猪苓的栽培技术
猪苓,别名野猪食、野猪粪、野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菌核,是我国传统的稀有中药材,味甘、淡、性平,有利尿渗湿、通淋退肿等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猪苓主含麦角甾醇、粗蛋白、可溶性糖分、多
种猪苓栽培中的技术问题
猪苓有黑、灰、白三种颜色,分别称作黑苓、灰苓和白苓。生长一年以上的猪苓菌核,表皮为黑色有光泽,质地致密韧性强,断面白色或淡黄色,部分可萌发菌丝;灰苓表面灰或灰黄色,光泽暗,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断面白色,在适温条件下萌发很
种猪苓栽培防旱保水需注意
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其地下菌核是稀有中药材,有利尿渗湿、通淋退肿等功效。猪苓多以野生品供应市场,野生猪苓分布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近几年,随着猪苓产区过度采挖,野生资源锐减,猪苓供求矛盾日趋突出。本文介绍一种林
怎样高产栽培猪苓
猪苓,别名猪尿、亥苓、枫苓、乌桃等。以菌核作药用,有利水渗湿、祛痰解毒之功效。临床主治肾炎水肿、小便不利、急性尿路感染、暑热水泻、淋浊、赤白带下等症。其提取物猪苓多糖有显著的抗癌作用。主产地有陕西、云南、
种猪苓的栽培
(一)概述别名野猪粪、地乌桃、粉猪苓等。为多孔菌科多孔菌属植物猪苓 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Grifola umbellataPilat] 的菌核。性味平、甘、淡。有利小便,渗湿之功能。近年来发现猪苓有抗癌作用。用于急性肾炎,全
猪苓的栽培管理措施
(1)温度管理:猪苓作为一种真菌,其与蜜环菌形成的寄生与反寄生关系或称共生关系,基本上确定了它们的习性相仿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当温度达到12℃以上时,二者开始萌发,达到14℃时猪苓即开始膨胀长大,蜜环菌才能够进入正常生长代谢
如何利用旧蜜环菌材栽培猪苓
猪苓的别名有地苓、猪苓舞茸(日本)、野猪食、猪屎苓等。是常用中药材之一,主要靠采挖野生供药用。由于自然资源逐渐减少,需求矛盾日趋尖锐。特别是近代医学证明,猪苓的菌核中所含的猪苓多糖B—(1-4)和B—(1-6)是一种
种白芷秋播五步骤
近年来,白芷除药用外,还广泛应用香料、食品加工业,需求量逐渐增大,因此,人工种植白芷前景看好。白芷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栽培,一般每亩可产干品400公斤左右,高产时可达500公斤,效益在3500元以上。现将其规范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种白芷之白芷栽培技术
白芷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香白芷、九步香。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之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白芷要求耕作层深,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温暖向
种白芷减少抽薹产量高
生产上常有部分白芷植株于第二年就提前抽薹开花,一般有10%-30%,多者50%以上,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导致白芷抽薹开花的因素很多,针对白芷抽薹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根据白芷有提早抽薹的特性,采用控制播种期、肥水管理和选
白芷的科学种植技术
1、整地每亩施腐熟堆肥或厩肥2500—5000公斤,饼肥100公斤和磷肥50公斤作基肥,肥沃地也可少施。施完后进行翻耕,深度达1尺以上为好,翻后晒土使之充分风化,晒后再翻耕一次。要深耕细耙,并使上下土层肥力均匀,防止因表土过
怎样繁殖山茱萸苗木
山茱萸是我国着名的药用树种,其果皮内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具有温补肝肾、固精敛汗之功能。此外,山茱萸早春黄花鲜艳,入夏碧叶青翠,秋季红果累累,冬天枝条蓬勃,是优良的城乡绿化树种。山茱萸属落叶小乔木,树高3米
种山茱萸育苗技术
一、种子处理9-10月采集成熟的山茱萸种子用清水洗净,水缸里装入2份开水加1份凉水,水装至缸的1/2处,将洗净的种子倒入缸内,稍加搅拌,浸泡24-48小时取出,置于水泥地板上晾晒,一天翻3-4次。晒干后,又将种子置于1份开水加1份凉水
种山茱萸无性繁殖的压条
山茱萸,又称枣皮、药枣、蜀枣,去核后的果皮称山萸肉、萸肉,它是我国特有的木本中药材,用途广泛,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及观赏价值都很高,历来为国内外医药市场的紧俏药,近年来由于出口量增大,每公斤价涨至140--180元。多年来,山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