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树流胶病的防治
橘子树流胶病,是果树重要枝干病害,在李、桃、酸梅、芒果、柑橘及核果类发病较多。发病后症状表现为:枝干感病时有“水泡状”病斑突起,渗出琥珀色胶液,后变茶褐色硬胶块。严重时枝干树皮开裂,粘附胶块状,干枯坏死,
橘子炭疽病的特征及防治方法
[橘子炭疽病的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枝梢、果实,也为害苗木、花及果梗。叶片发病一般分慢性型(叶枯型)和急性型(叶斑型)两种。慢性型多发生于老熟叶片和潜叶蛾等造成的伤口处,干旱季节发生较多,病叶脱落较慢。病斑多发
橘子枯叶夜蛾的防治方法
橘子枯叶夜蛾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5-42毫米,翅展98-100毫米。头部和胸部棕褐色,腹部背面橙黄色。前翅灰褐色,枯叶状,上有1条斜生的黑色条纹。后翅枯黄色,亚端区有1条牛角状黑带,中后部有1块肾形黑斑。卵乳白色,近球形,底面平
橘子秋季病虫害防治要点
秋季是橘子抽发秋梢期,又是果实的膨大期。秋梢是结果树来年的结果母枝,秋梢质量的好坏和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来年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抓好柑桔肥水管理的同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一、橘子秋季病虫害防治指导思想
雨水天气防治橘子裂果
近期广东省连降大雨,容易引发橘子裂果,柑农要予以重视,并进行综合防治。每年的6、7月份,柑桔经过第二次生理落果以后,一般不会落果,但接着又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裂果。裂果高峰期一般发生在8月上旬,以及8月底至9月初两个时期。
橘子潜叶蛾的特征及防治方法
橘子潜叶蛾的危害症状:潜叶蛾以幼虫潜食叶肉,造成银白色蜿蜒曲折的隧道,削弱光合作用,影响新梢充实,成为其它小型害虫的隐蔽场,增加溃疡病病菌的侵染机会。橘子潜叶蛾的发生规律:潜叶蛾在广东一年发生15代以上。其成虫银白
橘子异色瓢虫的防治方法
[橘子异色瓢虫的形态特征]成虫长5.4-8毫米。卵圆形。半球形拱起,背面光滑无毛,背上斑纹变异甚大,大致分为浅色型和深色型两类。浅色型:基色为橙黄色至桔红色。前胸背板中线两侧有2对黑斑,有时各斑可相互连接成“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