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瓜蔓枯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子囊壳、分生孢子器、菌丝体潜伏在病残组织上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白兰瓜植株染病后释放出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七月中旬气温20~25℃,潜育期3~5天,病斑出现4~5天后,病部即见
白兰瓜病毒病防治
1、 症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心叶出现明脉,后发展为花叶或深绿色病斑、畸形,干旱时病叶缩小,瓜蔓失去结果能力。一种是黄化型,在叶片上初为褪绿黄斑,后转为斑驳花叶,叶变黄、变厚,叶脉突出,叶缘呈锯齿形,株形矮缩,节间短。一种
白兰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
白兰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 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和茎蔓。子叶上发病呈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浅黄褐色、半透明点状病斑。真叶发病,叶片呈水渍状小点,随后逐渐扩大, 受叶脉
白兰瓜霜霉病防治
1、 白兰瓜霜霉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 发病初期叶片上先出现水渍状黄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受白兰瓜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多角型黄褐色。在潮湿条件下,叶背面病斑上有灰黑色霉层,底部叶片先发病,由下至上蔓延,严重时病斑连
白兰瓜炭疽病防治
白兰瓜炭疽病症状 白兰瓜幼苗发病,子叶边缘出现褐色半圆形或圆形病斑。茎基部受害,患部缢缩,变黑褐色、白兰瓜幼苗猝倒。生长中后期,叶片、茎蔓和瓜 果都可受害。叶片发病时,初为黄色水渍状圆形斑点,病斑扩大后变褐
白兰瓜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一、症状 白兰瓜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为褐色小点,逐渐扩大呈深绿色圆形,直径2-5毫米,边缘水渍状,稍微隆起,病健部界限分明,具有明显的轮纹。病斑中央白色,外围为褪绿的褐色晕圈,发病后期几个病斑可汇合成大斑
白兰瓜落花落果原因及预防
白兰瓜落花落果原因:一是施用基肥过多,特别是偏施速效氮肥引起徒长,抑制了花芽分化;二是较长时间的低温,制约了生殖器官的发育;三是大气湿度高,土壤水分处于饱和和过饱和状态,既影响叶片的蒸腾作用和根系的吸收、同化功能,又
白兰瓜白粉病如何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白兰瓜不同品种间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因此选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发生程度的关键。 2.清洁田园。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清除杂草及残留物,在白兰瓜生长期及时除草,摘除病叶,并将杂草、残留物、病叶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