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蛙
石蛙标准名字叫棘胸蛙,又叫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类,有“蛙中之王”的美称,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滋补作用。石蛙是我国大型食用蛙,其腿肥壮,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其综合营养可与娃娃鱼和甲鱼媲美,石蛙除食用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石蛙怎么养殖,石蛙养殖池建设】野生石蛙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靠近水源且人烟稀少的小溪沟里。要进行人工养殖,需要先建造养殖池,并在选地和池塘建设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一旦养殖池建成,就需要选择优质的种蛙,并进行科学饲养和管理。[ 详情 ]
【石蛙和青蛙的区别,石蛙和青蛙是什么科属】1、科属不同:石蛙是蛙科、露水蛙族、棘胸蛙属;青蛙是新蛙亚目、叉舌蛙科、虎纹蛙属。2、别称不同:石蛙又称石蛤、石鸡等;青蛙又称蛙、蛤蟆等。3、形态不同:石蛙体大粗壮,头扁而阔,吻端钝圆;青蛙头部扁平,吻端稍尖。4、功效不同:石蛙肉性平,有清火、滋养健身的功效;青蛙性凉,有补虚益胃、利水消肿的功效。[ 详情 ]
【石蛙和蟾蜍的区别,石蛙有什么功效】1、别称区别:石蛙又称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蟾蜍不称疥蛤蟆、癞蛤蟆、蛤蟆、癞刺、癞疙宝等。2、形态区别:石蛙体大粗,体形近似黑斑蛙或虎纹蛙,蟾蜍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着,颊部向外倾斜。[ 详情 ]
石蛙怎么养殖,石蛙养殖池建设
野生石蛙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靠近水源且人烟稀少的小溪沟里。要进行人工养殖,需要先建造养殖池,并在选地和池塘建设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一旦养殖池建成,就需要选择优质的种蛙,并进行科学饲养和管理。
石蛙和青蛙的区别,石蛙和青蛙是什么科属
1、科属不同:石蛙是蛙科、露水蛙族、棘胸蛙属;青蛙是新蛙亚目、叉舌蛙科、虎纹蛙属。2、别称不同:石蛙又称石蛤、石鸡等;青蛙又称蛙、蛤蟆等。3、形态不同:石蛙体大粗壮,头扁而阔,吻端钝圆;青蛙头部扁平,吻端稍尖。4、功效不同:石蛙肉性平,有清火、滋养健身的功效;青蛙性凉,有补虚益胃、利水消肿的功效。
石蛙和蟾蜍的区别,石蛙有什么功效
1、别称区别:石蛙又称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蟾蜍不称疥蛤蟆、癞蛤蟆、蛤蟆、癞刺、癞疙宝等。2、形态区别:石蛙体大粗,体形近似黑斑蛙或虎纹蛙,蟾蜍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着,颊部向外倾斜。
石蛙和牛蛙的区别,详细介绍
1、科属不同:石蛙是两栖动物;牛蛙是水栖动物。2、别称区别:石蛙又称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牛蛙别称美国牛蛙。3、形态区别:石蛙体大粗,体色不同,头部平坦宽敞,牛蛙头部平坦,眼球突出,背部粗糙,有微小的肤棱。
石蛙的生长习性,石蛙的发育过程
石蛙喜食活的动物,蚯蚓、泥鳅、河蟹等都是石蛙喜欢吃的活饵,人工饲养一般投喂蛋黄、豆腐、蚕蛹粉等饵料。石蛙属冷血变温动物,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最适宜其生长的温度为19-26℃,冬眠时只靠脂肪来维持生命活动,冬眠时长一般为4个月,冬眠后体重将会适度减轻。
石蛙养殖池建设方法,石蛙的生长环境
石蛙养殖池应选择环境安静、水质良好且排灌方便的环境建设,既可建在室内也可建在室外,室内需在通风凉爽的地方建设,室外在凉棚下建设即可。种蛙池的池底需铺鹅卵石,湿度保持在80%,以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孵化池的pH控制在6-8,保证充足的氧气即可。蝌蚪池pH6-7,需遮光饲养,幼蛙池内需铺小石子。
石蛙吃什么食物,石蛙的生长习性
野生石蛙在幼蛙期主要吃蚊虫、小型昆虫及昆虫幼体等,成蛙后则吃蜈蚣、蜗牛、小型鸟类等。人工养殖的幼蛙主要吃小蝇蛆、黄粉虫、蛆蝴等活性饲料,成蛙主要吃蚯蚓、黄粉虫、蝇蛆等。石蛙喜欢潮湿安静、少光阴凉的环境,喜欢吃活的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9-26℃之间,4月就开始发情产卵,两个多月后就能长成幼蛙。
石蛙的生长过程,主要从四个阶段来描述
1、受精卵:一般产在水流平缓的浅水处,不同的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就能孵化成蝌蚪。2、蝌蚪:石蛙蝌蚪期,躯体呈长条状且用腮呼吸,一般50~78天左右能长成幼蛙。3、幼蛙:在外形上和成蛙并无异常,幼蛙初期还带有尾巴,主要吃蚊虫、小型昆虫和昆虫幼体等。4、成蛙:皮肤粗糙且呈暗灰色,同龄石蛙的体型一般都是雄性大于雌性。
石蛙养殖技术,附石蛙的生活习性
石蛙饵主要有蚯蚓、黄粉虫、蝇蛆等。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生活在石洞中。石蛙池室内需要通风,凉爽,没有阳光直射,室外可以设置凉棚,建设池时应尽量满足石蛙的生活习惯,提供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刚变态的石蛙体小,抵抗力弱,要加强管理,投入苍蝇蛆、黄粉虫、蛆等活动性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