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霉病俗称“白毛病”、“长毛病”,此病常年可见,但以冬、春季最为流行。各种水产养殖动物均易被感染,常常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病原
水霉病是由水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在我国淡水水产动物中的体表和卵上共发现的水霉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水霉对温度适应范围很广,对水生动物种类没有选择性,凡受伤的机体和卵均可被感染致病。
2、症状
患病的水产动物食欲减退、行动呆滞,在病鱼头部、吻端、尾部、躯干或鳍条,有时甚至在鳃部有水霉寄生,并粘附污泥和藻类,其状如覆盖棉絮,故俗称“白毛病”。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此病也经常发生,内菌丝侵入卵膜内,卵膜内丛生大量外菌丝,故叫“卵丝病”。被寄生的鱼卵,内外菌丝呈放射状,故又有“太阳籽”之称。
3、诊断
根据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肉眼观察鱼体或鱼卵上的白毛症状、即可作出诊断。必要时用显微镜检查菌丝体。在诊断虾蟹疾病时,要注意将纤毛虫病与水霉病区分开来,在显微镜下,纤毛虫是运动的活体。
4、防治
水霉对温度适应范围很广,对水生动物种类没有选择性,凡受伤的鱼体和卵均可被感染致病。经由水而传播至各处,常常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孔雀石绿有潜在的致癌性被国家列为禁用渔药后,给该病的有效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现将防治该病的技术介绍如下:在选择治疗水霉病药物时,注意以下原则:有效性、安全性、方便性和廉价性。笔者经多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认为水霉病以在早期治疗为佳。第一天:亩亩安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药75~100毫升;第二天:渔丰碘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药300~500毫升全塘泼洒,或者复合碘溶液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药120~150毫升全塘泼洒,一般3~5天即可恢复健康,最后用生石灰15~25千克/亩调节水质,疗效更好,此法还可治鳃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