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年的养猪过程中,发现关节肿胀的猪只非常多,且伴随伤亡出现。造成关节炎症出现的原因众多,其中又以链球菌与副猪嗜血杆菌对猪群的影响最大,二种疾病的病原均是条件致病菌,亦是典型的继发感染性疾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关节炎的表现与链球菌病关节炎的表现相似,仅凭临床症状难以区分。而条件有限难以将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因此有必要对这两种病因做一下比较,以利于临床诊断与防治。
1、发病症状的区分
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迅速,感染病原后几天内就发病,出现体温高、反应迟钝,运动时或迫起时发出尖叫(疼痛),某些猪由于发生脑膜炎而表现肌肉震颤、麻痹、惊厥。副猪病猪四肢关节肿大,跛行,颤抖,共济失调,可视黏膜发绀,眼睛灰色或褐色,个别有眼球突出,而后渐行性消瘦,最后死亡,从发病到死亡时间较长;猪副嗜血杆菌病临床症状呼吸道症状明显,前期主要出现痰性咳嗽,后期出现微弱的腹式呼吸,不注意观察很难看出病猪的呼吸幅度;
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患猪体温升高,被毛粗乱,食欲不佳,逐渐消瘦。病猪眼睛潮红,脑膜炎型链球菌时猪眼球会斜向一方;链球菌猪病临床症状复杂,有四种临床症状类型,败血型、脑炎型、淋巴囊肿型和关节炎型。
2、关节部位症状区分
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关节炎、跗、腕关节肿大、剧痛、瘸腿,用手一捏,疼得尖叫;剖检关节腔内有浆液性纤维蛋白渗出物,关节腔润滑液增多,积液为清亮或微黄;副猪的关节肿大一般是对称性的,而链球菌则不一定。
关节型链球菌关节腔积液是化脓型,比较浓稠,色泽深。链球菌引起的关节炎关节肿大,初期坚硬、温度升高,后期变软,触之有波动感,针刺流脓,有时伤口破溃后浓汁会自动流出;少数变硬、皮肤增厚;剖检滑液浑浊,有黄白色奶酪样块状物,关节周围皮下胶样水肿,有化脓性坏死灶,严重者关节软骨坏死。
3、心脏变化区分
副猪嗜血杆菌病形成“绒毛心”,链球菌病形成“铠甲心”,这是因为副猪嗜血杆菌病以渗出为主,是心包炎,心肌表面形成绒毛,心包与心肌之间是淡黄色渗出液、不粘连。
链球菌病是心肌 炎,心肌渗出为主,所以心包与心肌粘连。
4、渗出液区分
副猪嗜血杆菌病腹腔有明显的纤维素性渗出,常出现腹腔脏器与腹膜粘连,严重的剖开腹腔后看不见腹腔脏器,整个腹腔脏器被黄白色纤维素性伪膜包裹,并且腹水严重,伴发怪臭味。
链球菌病也出现腹膜炎,但纤维素性渗出较少,主要以出血性炎症为主,并且没有太多的腹水。
5、用抗生素治疗辨别
链球菌感染用一般抗生素就能看到效果,副猪不行。
6、死亡后表现
副猪嗜血杆菌病为猪病死后体表不变色。链球菌病为病猪死后体表紫红色,尤其腹下颜色更深
这两种致病菌均是条件性致病菌,在机体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链球菌是引发猪病的重要致病性细菌,能引起猪的多种疾病。随着气温升高,阴雨潮湿等系列环境诱因,尤其易引发关节炎,如不进行及时防治,很快就会波及全群,严重的也会引起死亡。猪副嗜血杆菌病主要发生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的幼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80%。该细菌寄生在鼻腔等上呼吸道内,是属于条件性细菌,可以受多种因素诱发。患猪或带菌猪主要通过空气,直接接触感染其它健康猪,其他传播途径也可传染(比如注射器,手术刀等)。主要与猪场的猪体抵抗力,环境卫生,饲养密度有极大的关系。如果发生其它疾病,抵抗力下降时,副嗜血杆菌易乘虚而入。因此改善猪场的环境,减少应激因素,同时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才是预防这两种疾病最为重要的环节。
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造成的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1.免疫接种副猪嗜血杆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苗,先给母猪接种,通过初乳可使4周龄以内的仔猪获得保护力,仔猪4周龄时,再接种同样疫苗,使其产生免疫力(方法和剂量按说明)。必须注意HPs血清型众多,如接种的疫苗所含血清型的种类与所发生的HPs血清型相乎,则效果优良,否则会致免疫失败。
2.据已发过本病的猪场主介绍: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来预防HPs的发生,都以失败告终;本菌对氨苄西林、喹诺酮类(俗称沙星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增效磺胺等药物敏感。可用上述一种或联合用药,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猪链球菌性关节炎的治疗
1.免疫接种猪链球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苗,先给母猪接种,通过初乳可使4周龄以内的仔猪获得保护力,仔猪4周龄时,再接种同样疫苗,使其产生免疫力(方法和剂量按说明)。必须注意猪链球菌血清型众多,建议使用3价苗
2.选择抗猪链球菌感染最有效的抗菌药物:强效阿莫西林+地塞米松+氟尼辛葡甲胺,混合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4天。用药4天后,病猪的关节肿胀现象消失,行走基本正常,食欲也恢复。
3.对链球菌敏感的药物有很多:青链霉素、头孢噻呋、头孢拉定、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磺胺类等,但由于链球菌极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治疗时治疗剂量要足,疗程要完整,可考虑轮换用药和联合用药.从此次治疗结果看,目前阿莫西林治疗链球菌引起的猪关节炎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