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风,是母猪分娩后发生的急性疾病,是一种以四肢瘫痪、低钙血糖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病,其中以后半身麻痹最多见,病猪不分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情,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运动和光照不足,圈舍潮湿昏暗所致,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仔猪的成活率,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的治疗母猪产后瘫痪方法。
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风瘫,是母猪分娩后突然或渐进性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症,是母猪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虽然此病的死亡率极低,但却使母猪失去饲养价值,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经济损失很大,该病发生后,不但影响母猪的利用价值,而且也影响仔猪的质量,甚至造成仔猪死亡,给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应引起高度重视。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中西药物结合、加强饲养管理及供给营养全面的饲料进行综合性治疗母猪产后瘫痪病获得了满意疗效。
1 发病原因
引起母猪产后瘫痪的基本原因主要是:饲料中Ca、P、VD含量不足或配比不平衡。本病主要发生在母猪产后和哺乳过程中,前者因母猪产仔数量多、分娩后机体的动态平衡失调,导致血钙血糖偏低,或胎儿过大,在分娩过程中,伤及支配后肢肌肉的神经;后者主要是母猪哺乳过程中,母猪泌乳性能好,从乳汁中要排出大量的钙和磷,满足仔猪骨骼生长的需求,从日粮中又得不到足量的钙和磷补充,母猪出现负钙、负磷,引起体内骨组织大量脱钙、脱磷,骨质变疏松,四肢发软疼痛形成瘫痪。具体可分为营养因素、环境因素、母猪因素及疾病因素等四类原因。
1.1 营养因素
1.1.1 母猪日粮中钙磷不足。当日粮中钙磷不足时,母猪产仔前后,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母猪体内钙磷缺乏,特别是高产母猪更易发生该病。产仔20小时后,母猪泌乳量达到高峰时,病情大多趋于严重。
1.1.2 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粗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较低或猪的生产力较高,使母猪日粮中的钙磷比例失调,导致瘫痪。
1.1.3 精料中谷类、豆类比例过大。谷类、豆类中所含磷大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这种磷不仅不易被猪吸收,反而会妨碍钙的吸收,使猪体组织中钙磷严重不足,导致瘫痪。
1.1.4 食粮中缺乏维生素A,造成神经系统病变,骨骼肌麻痹而呈现运动失调,最初见于后肢,然后见于前肢。
1.1.5 产后的母猪消耗大量能量和营养物质,如未能得到及时补充,或由于饲料单一,缺乏矿物质、维生素以及钙、磷比例失调等,可引起母猪发生软骨症。
1.1.6 长期饲喂玉米、酒糟、豆渣等,致使外源饲料含钙不足而产生瘫痪。
1.2 环境因素
农村散养户将母猪长期舍饲在狭窄、阴暗、潮湿、阳光不足、缺乏运动的猪栏内,加上日粮搭配不全,过于单调,营养不足。在母猪分娩后,大量的钙质从乳汁中排出,血钙浓度剧烈降低致使哺乳母猪机体发生急性低血钙症而诱发母猪瘫痪。大多农户所建盖的猪舍低矮、窗户太小或背光,使得日照时间少,机体内钙合成下降,抵抗力降低而发病。
1.3 母猪因素
1.3.1 母猪分娩时由于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难产,以及强力拉出胎儿造成闭孔神经和臀部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引起麻痹,导致瘫痪。还有是母猪分娩后,大量泌乳,血钙及血糖进入乳汁,并随乳汁大量排出;再者,由于分娩后的母猪胰腺活动增强,导致母体血糖浓度降低,从而导致瘫痪。
1.3.2 后备母猪配种过早,头胎母猪自身四肢骨骼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未达到体成熟,骨中钙储存不足,产后从乳中排出的钙质超过了食粮供给的数量的总和,从而使肠道吸收及骨骼运动出现血钙呈负平衡而导致本病的发生。
1.3.3 经产母猪,尤其是年老母猪,不仅因为怀孕能引起钙的缺乏,而且还有每次妊娠、分娩、哺乳缺钙的积累。如果产仔比较多(一般哺乳l0头以上仔猪的母猪),泌乳力强,骨盐降解速度较快,则更易引起本病。
1.3.4 怀孕母猪随着胎儿的生长,胎水的增多压迫腹腔器官,降低胃肠的活动和消化机能,也影响小肠对钙的吸收功能。在产前容易发生腰椎和后肢骨质变薄,容易出现截瘫和骨折。一旦分娩,导致不能保存体内钙的平衡,易引起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
1.4 疾病因素
母猪产后护理不当致使母猪外感风寒等引起疾病。出现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减弱,从肠中吸收的钙相对减少,从而发生本病。
2 临床症状
产后瘫痪不分母猪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情,产后当日或迟延数日出现瘫痪,母猪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食欲减退或者不食,精神萎靡,呈昏睡状态。最初步态蹒跚,部分病例初期有四肢发热,关节微肿的炎症反应,一般触摸四肢关节无热肿痛感,喜欢饮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嗜现象;瘫痪发生后,起立困难,精神抑郁,食欲减退,少吃不喝,大便干燥呈栗状,颜色黑褐色,眼结膜潮红,有眼屎,鼻镜多干燥,体温38.5℃~39.5℃。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皮肤神经敏感度提高,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到后期,个别病例出现局部肌肉震颤、发抖,食欲废绝,尿量减少,产奶量下降,神志迟钝,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或无反应,逐渐消瘦、衰竭,及时治疗,多可康复;瘫痪后的母猪泌乳力明显下降,对仔猪置之不理,有的拒绝哺乳,饮食困难或不食,消瘦,直至死亡。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3.1 诊断要点
产前,食欲、体温、知觉反射均正常,后肢起立困难,强制行走,后躯摇摆;产后,分娩几小时或2天~5天突然减食或废食,体温正常或偏低,精神昏迷不振,后肢麻痹,最后四肢瘫痪,丧失知觉。
3.2 鉴别诊断
类似处不同处
腰椎骨折体温不高,母猪瘫痪不起,食欲废绝等。不一定在产前产后发病,多在放畜驱赶急转弯时因腰椎骨折随即瘫卧,腰椎有痛点,针刺痛点前方敏感,而针刺痛点后方无知觉,停止排粪尿。
股骨骨折体温不高,僵卧不起,食欲废绝等。不一定在产前产后发病,检查股部有疼痛,活动肢体时有骨质摩擦声。
4 治疗与预防措施
4.1 预防措施
4.1.1 母猪妊娠后应保证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充足,特别是维生素D、钙和磷的供应;产前一周减少麸皮用量,有条件的可喂以适量的青绿多汁柔软饲料;猪舍要有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增加维生素D2的自身合成,以利于钙的吸收,促进康复。
4.1.2 发生该病时,加强护理,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同时要喂给易消化的饲料,注意保持猪舍干净卫生,勤翻身,以防发生褥疮;对发病的猪,应尽早进行对症治疗。此外,妊娠母猪要定时运动,多晒太阳;哺乳期,勤用粗布擦拭猪只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机能恢复;还要尽量减少环境中的应激因素,以利母猪康复。
4.2 治疗
4.2.1 中医方剂疗法
方一:乌蛇20克、防风18克、地鳖虫l5克、地龙18克、血蝎11克、当归20克、红花l5克,研磨温水调服,白酒30克为饮,连服l~2副。
方二:黄芪40克、党参60克、升麻20克、当归40克、白术15克、红花30克、防风20克、川芎30克、细辛25克、牛膝10克、甘草10克,连服3副可痊愈。
方三:秦防牡蛎散加减:秦艽50克、龙骨50克、牡蛎40克、防己30克、附子20克、党参40克、白术20克、川芎20克、当归40克、杜仲10克、升麻10克、桑寄生10、克牛膝l0克、厚朴10克、甘草10克、煎水灌服,日服2次,连服2~3副。
方四:加减大防风汤,黄芪15克、白术10克、当归20克、党参20克、防风15克、羌活15克、附子10克、川芎10克、白芍8克、熟地15克、甘草8克,1剂/天,连服3天。
4.2.2 西医疗法
①VB110mL~20mL,维丁胶性钙lmL/5kg,分左右颈部注射,每日l次,连用3天~5 天,严重时加10%葡萄糖酸钙20mL~50 mL静注,每日1次,连用2天~3天。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磷酸氢钙和亚硒酸钠维生素E,并多晒太阳,可加快病畜痊愈。
②25%葡萄糖注射液100mL~150mL、10%氯化钙注射液40mL~60mL,一次静脉注射,一天l次,连注3天~5天。
③维生素A、D各20mL~50mL或维丁胶性钙20mL~40mL,一次肌肉注射,隔日1次,连注2~3次即可。
④对重病猪,可用10%葡萄糖酸钙液100mL~200mL,维生素C20mL,复方水杨酸钠30mL,一次静注射,连用三天,重复用药一次,效果更佳。
⑤用灯盏细辛肌肉注射,30mL~50mL ,轻症一次可治愈,重症连用三天,先注射灯盏细辛,隔10小时左右再静脉水杨酸钠,同时灌服通肠利便,消炎止痛药,或用对乙酰氨基酚肌肉注射,30mL~50mL,连用三天即可。
5 小结
母猪产后瘫痪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首先要改善饲养管理,合理搭配营养物质和补充矿物质饲料,每天以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饲料为主,有条件的可喂以适量的青绿饲料;其次要加强母猪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护理,保持圈舍干燥、通风及保暖,防止伤风、伤寒、伤湿,以免因风、寒、湿的侵袭造成瘫痪。最后要注意的是本病多发生于产仔多、泌乳性能好的经产母猪,所以要提早给仔猪补料及提早断奶。对于本病的治疗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效果好,疗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