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在哺乳期掉膘是猪场持续稳定生产的重要阻碍。母猪断奶时掉膘严重,就会影响子宫的恢复,容易出现下一胎发情延迟,排卵数低等问题。也就是说,母猪下一胎的生产状态好坏与母猪哺乳期有没有过度消耗有密切的关系。
母猪在哺乳期掉膘主要原因是母猪在产房没有达到足够的采食量。如果母猪在产房无法达到一定的采食标准,在母猪泌乳的高峰期,就势必要分解自身的脂肪来维持泌乳。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仔猪由于无法消化乳汁中的脂肪,而出现脂肪性下痢;母猪则由于过量的消耗自身的脂肪而掉膘严重,影响下一胎的生产成绩。
为了让哺乳母猪能够采食足够的饲料,产房的饲养员必须有相应的饲喂技巧以及责任心。如何饲喂产房母猪,还要从怀孕母猪说起。
1、怀孕期饲喂程序要合理
产房哺乳母猪要想有充分的食欲,在怀孕期就不能无节制地饲喂。如果母猪在上产床之前体脂过多,背膘过厚,就会影响母猪哺乳期的食欲。所以怀孕期母猪要严格按照步步高或者高低高等饲喂程序进行饲喂。一般在怀孕早期饲喂量限制在2-2.5kg以下(视配种母猪的体型而定,如果断奶母猪偏瘦,则在怀孕早期不能限过度限饲),防止饲喂量过高导致的胚胎无法存活;怀孕中期以调体型为主,根据体型增加或减少饲喂量,保证后期攻胎有足够的饲料上升空间,同时让母猪上产床时不至于过肥;怀孕后期攻胎以3.5-4.5kg为主,在分娩前4-5天开始限料,以每天降低1kg为宜。
2、产房饲喂曲线要稳定
母猪在哺乳期的饲喂,实际上主要以自由采食为主,通过尽可能诱导母猪采食,达到母猪分娩后采食量的最大化。一般情况下,母猪分娩后前三天采食量会比较低,但是因为有雌激素的分泌,会保证泌乳的正常。到5-7天时,哺乳母猪的采食量会达到高峰,一般在6-7kg以上。并且在后面的哺乳期采食量一直稳定在这个水平上。
由于母猪泌乳量是由低到高再降低的过程,在产后10-14天时泌乳量达到最高,所以哺乳期母猪采食量快速达到6-7kg以上的水平,主要是保证了母猪在断奶后的正常发情和排卵(保证体脂储存);哺乳母猪在产后14天至断奶采食量维持在6-7kg以上,主要是保证了母猪在产房不会出现掉膘。
3、哺乳母猪每天的饲喂次数
很多猪场都会纠结哺乳母猪到底应该一天喂多少次,有的专家说2次就够了,有的专家则说要5次以上,多次饲喂。不同的专家都有不同的理论支撑自己的意见。实际上,饲喂的次数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母猪能够吃到足够的饲料。如果饲喂5次无法到达总共7kg的饲料,那么这种饲喂方法也是失败的。而且5次饲喂,产房员工的工作量大,很难保证母猪饲喂的质量。
母猪每一餐吃饱之后就会躺下放乳,并呼唤仔猪采食。所以可将母猪躺下后是否放乳作为母猪是否吃饱的标准(如果是因为站立劳累而停止采食,躺下后不会放乳)。
在饲喂哺乳期母猪时要做到定时定量,每一顿给予一定的采食时间(如半小时),如果母猪没有吃完,就将饲料清除出去,不能始终保持料槽中有饲料。通过这种饲喂,可以让母猪建立条件反射,尽快吃完吃饱。如果料槽中始终有料,就容易导致霉变,而且母猪频繁站立、躺卧更容易压伤仔猪。
4、产房饲喂的设备设施
大多数猪场都是以一栋产房每天消耗的饲料量除以产房的母猪头数作为每天母猪的采食量,所以很多猪场都认为自己的母猪可以采食到7kg。但是没有考虑不同的母猪消耗的饲料量并不相同,可能有30%的母猪并没有吃到7kg,甚至不到5kg。而且还有饲喂设施不科学导致的浪费问题。
产房母猪的料槽一定要高低合适,大小合适,不能太小。料槽太小,母猪头部不能自由扭动,就会有一定量的饲料吃不到,造成浪费,如果不及时清理,还会霉变,积累霉菌毒素。
料槽一定要及时清理,至少每天下班前将料槽中的饲料清除干净,每周冲洗一次料槽(夏季炎热天气要每天冲洗)。
保证洁净充足的饮水,夏天要注重产房的降温,通过滴水降温可以让母猪更愿意采食。
当然,要保证哺乳母猪的采食量,除了在母猪的饲喂技巧上下功夫以外,还要注意母猪疾病的问题。而产房影响母猪采食的常见疾病就是子宫炎和蓝耳病。子宫炎可以通过在分娩当天注射抗生素来预防,或者在产前产后3天进行体温检测,只要出现发烧就进行注射治疗。蓝耳病导致的母猪断奶后7-10天突然无乳,则要在怀孕期通过阶段性使用爱乐新进行预防(蓝耳阳性场规律性使用爱乐新),哺乳期通过全程添加爱乐新,防止蓝耳病毒水平传播给仔猪。
做好产房饲喂的精细化管理,让母猪尽可能多的吃到饲料为目标。母猪在产房能否吃到充足的饲料,是猪场生产管理的核心,也是猪场能否持续稳定生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