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米少科博士
1 目前行业现状
猪人工授精持续增长,在欧洲大约90%的母猪使用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减少了本交带来的疫病传播风险;
通过人工授精可以使猪场获得“超优基因”,并提高每份精液产生的效力;
尽早直接选用能够生产高质精液的公猪比使用经过后备选育后再筛选出的公猪节约成本。
2 公猪站的管理
三个主要因素:猪场建设-饲喂营养-健康管理。
(1)饲喂营养
根据生产性能饲喂(体况适中,避免过肥或过瘦,如有必要的话要进行背膘测定);
注意饲料中霉菌毒素;
➖
玉米赤霉烯酮:影响精子和性欲;
➖
黄曲霉素:影响精液密度、降低繁殖力;
检查料塔中是否存在霉菌、检查料塔的湿度(气温升降,导致塔壁内侧形成潮湿层,堵塞出料口)。
(2)健康管理、生物安全-猪场外部区域
隔离场区,监控通过空气传播的感染风险;
远离其他养殖业(猪-禽类-反刍动物,注意人畜共患病);
将需要消毒的道路围起来并稳固修建;
远离用于动物运输的道路;
一目了然-没有野草-没有废弃物-没有杂物;
避免公猪受外界影响。
(3)生物安全-猪场内部区域
从选用合适的圈舍开始,包括隔离圈舍设施设备;
目标:最大限度的减少疾病在不同猪舍之间的传播;
措施:卫生隔离/消毒盆,用不同颜色标记的防疫服和靴子;
对猪只和圈舍及设施设备等定期进行清洗清洁和消毒;
关键环节:
➖
有针对性的调整猪只活动范围;
➖
限制人员活动区域(每个单元由相同人员负责,员工不饲养猪只或其他动物,禁止在疫情区参观浏览(疫病传播));
➖
生产资料、仪器设备等(本场区工作服……);
➖
生产供给设施设备(料塔、水管系统);
➖
员工健康监管(比如:分枝杆菌、流感等)。
(4)检疫措施-后备猪只入群
补充或后备公猪的健康水平要和站内公猪相同或更好;
入群前的隔离措施:适应环境-恢复体况-转入猪群(约需30-90天);
目标:辨识疫病,避免传染到原猪群;
处理猪只出入检疫隔离区必须始终贯彻“全进全出”原则。
3 采精中的“健康管理”
戴两副手套,手套不含乳胶(杀精),最好是丁腈手套或乙烯手套;
按摩包皮、去除包皮中的残留液体,阴茎勃起后摘掉外面的1副手套;
精液收集容器、加温、过滤措施!
戴手套在龟头上施加恒定的压力,给阴茎模拟阴道,刺激射精;
不要按压阴茎的其他部位。
优化精液质量,需要定期监控细菌和病毒;
➖
如有必要,在炎热地区安装降温措施;
➖
“氧化应激”会损伤精子(缩短储存时间),需指定相应的饲喂措施;
➖
太高的采精频率记忆不卫生的采精方法=质量缺陷以及被细菌污染的精子;
➖
细菌耐受性增加会导致精子污染问题严重化,这些精子进入到繁殖群后会导致后代也出现问题。
4 疾病控制
(1)可通过精液传播的疾病:
伪狂犬病;
传统猪瘟、非洲猪瘟;
猪圆环病毒2型;
蓝耳病/流感;
口蹄疫/水泡病;
日本脑炎病毒;
蓝眼病副粘病毒;
衣原体/猪丹毒/布病/钩端螺旋体病;
支原体、沙门氏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
(2)生物安全的控制方法
生物环境卫生:
➖
对圈舍、车辆、机器设备、防疫服以及员工本身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
隔离检疫原则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
➖
种猪疫苗接种方案、对重点疾病和精液变化以及细菌/病毒污染的监控;
体内和体外寄生虫控制方法:
➖
在隔离检疫阶段即要对猪只定期进行驱虫,同时监控原猪群寄生虫问题,对屠宰公猪也要定期进行驱虫处理;
➖
定期使用用于驱除体内寄生虫和其虫卵的消毒剂;
➖
定期对猪只进行清洗清洁,并使用驱除体内体外寄生虫的消毒剂;
➖
疥螨监控,如有必要的话进行治疗;
健康监控方案:
➖
采样的频率和数量应确保达到至少95%的安全性,允许的误差为5%,基于样本的类型和PCR测试的林敏度、特异性;
➖
每个圈舍5个独立样本可用于PCR;
➖
采样可是血清、粪便、肺灌洗物样品。鼻拭样品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