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6月是淡水小龙虾疾病高发季节,而细菌性疾病更是这一时期的常见病。虽然淡水小龙虾的疾病种类较多,在现场诊断时,除固着类纤毛虫病外,白斑病毒病及细菌性疾病都不易确诊,但通过其流行规律是可以指导我们进行疾病防治的。
患细菌性疾病的小龙虾通常表现为爬于岸边或进地笼后行动迟缓、螯足无力、停止摄食等,解剖可见头胸甲内膜点状或斑块状发红、肠道内容物分节,严重时胃肠道无食或胃内充满积液。
〖病原〗
据报道,引起小龙虾患病的病原菌有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freundii)、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等。
〖主要症状〗
副溶血弧菌(陈昌福等,2009)为革兰氏阴性嗜盐菌,引起的主要症状为:病虾螯足无力,行动迟缓,甲壳外观无白斑也无其它症状,病程发展快,几天内即大量死亡。解剖可见肝胰脏肿大,颜色变深,甚至坏死;空胃,肠有拥堵、颜色分节现象。
弗氏柠檬酸杆菌(陈红连等,2014)为革兰氏阴性肠道菌群,常作为条件致病菌,引起的主要症状为:病虾不摄食,螯足无力,行动迟缓,应激能力较弱;部分个体体表变黑,甲壳内壁无白斑及其他明显症状;解剖可见肝胰脏顔色淡黄,肠道内无食。
嗜水气单胞菌(周冬仁等,2011)引起的主要症状为:开始发病时,病虾螯足无力,行动迟缓,甲壳内壁无白斑及其他明显症状;解剖可见肝胰脏肿大,肠道内无食。发病初期死亡率不高,死亡数量逐渐提高,高峰期死亡率高达40%。
豚鼠气单胞菌(曹海鹏等,2014)引起的主要症状:患病虾全身发红,严重者头胸部充满积液,肝胰腺腐烂。
〖流行情况〗
该病通常在4-6月间暴发,发病初期死亡量并不大,但死亡量常逐渐提高,严重时可导致大量死亡,常表现为先死亡大虾然后死亡小虾。
〖防治方法〗
维护良好水质与底质、减少因天气频繁变化而引起的应激、规范地笼捕虾以及定期口服药物提高小龙虾抗病力等是预防该病发生的重要工作。发病后可按以下方法治疗:①第一天全池泼洒“酶合电解多维”或“葡聚糖包膜维C”,隔4~8小时后全池泼洒“底立爽”,第二天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或“顶碘”;②泼洒外用药物时,同时口服“恩诺沙星粉+穿梅三黄散+肝胆利康散+酶合电解多维”5~7天。
〖注意事项〗
①该病多发生在5月左右,也常与固着类纤毛虫病并发;②该病常并发或继发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建议外用药物不要使用强刺激性的药物如强氯精等;病情严重时,可在外用药物使用后,再使用一次“贵鱼康”全池泼洒,同时口服药物须适当增加“穿梅三黄散”用量;③副溶血弧菌引起的小龙虾患病可能的原因是投喂冰鲜海小杂鱼;④治愈后,为防止病情反复,建议全池泼洒“活力66”或“双效粒粒底改素”以改良水质和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