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羔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的出现腹泻,有的出现神经症状,最后因心力衰竭和严重呼吸困难而死亡。
畜主曾用青霉素V钾、氟苯尼考等药物治疗,不见好转,并且病情日益加重。据统计饲养羔羊646只,发病418只,死亡186只,发病率达64.7%,死亡率达28.7%。
2 临床表现
患病羔羊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愿活动,喜欢在圈舍角落卧之。严重病羔羊,高度咩叫,乱跑乱撞,全身痉挛、磨牙、空嚼、无食欲,病势发展卧地不起。痉挛严重时眼球上旋,头颈向后仰,病程很短,多为死亡。
轻症病羔羊精神呆滞,低头站立不动,全身颤抖,有时出现旋转运动或犬坐姿势,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对外界刺激较为为敏感,出现强直性痉挛,头颈后仰,后肢强直,呻吟,经4~6d而死亡。
3 剖检变化
共剖检6只病死羔羊,剖检所见:心肌变性,心外膜有黄灰色条纹斑,股二头肌及胸下镅肌变性,呈灰黄色如煮熟样。心脏扩大,心内膜有出血点。肝脏肿大,断面呈槟榔样。脾肿大,肾盂出血。胃肠黏膜水肿,小肠黏膜弥漫性出血。
4 实验室检验
无菌采取剖检病死羊肺、脾、肝、淋巴结组织涂片,应用革兰氏染色液和姬姆萨染色液分别染色,镜检没发现致病菌。
5 诊断
根据病因调查、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无致病菌、抗生素治疗无效,最后诊断为当年羔羊维生素B,和微量元素硒缺乏症。
6 防治措施
6.1 治疗
6.1.1 维生素B1注射液(10mL含维生素B1250mg),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2mL,每日2次,连用7~10d。
6.1.2 维生素丸口服,每次50mg,每日3次,连用7~10d。
6.1.3 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每10mL含亚硒酸钠10mg维生素E0.5g)皮下或肌肉注射2mL,每日1次,连用3~4d。
6.1.4 对继发细菌感染的羔羊应用复方苄星青霉素Ⅲ号1.5g,用注射用水稀释,深部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2~3d。
6.2 预防
6.2.1 加强怀孕母羊和羔羊的饲养管理,冬季多喂些优质干草,饲料要多样化。
6.2.2 羔羊要按时补喂麦麸及青贮饲料,在补饲中要添加富含有维生素B族的饲料。
6.2.3 当母养怀孕3个月至产羔前,每月皮下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1mL。
6.2.4 羔羊生后20d左右皮下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0.5mL。
7 小结
7.1 维生素B1(硫胺素)在肝内以醇基与焦磷酸结合形成硫胺素焦磷酸脂,硫胺素焦磷酸脂是口酮酸氧化脱羧酶系中的辅酶,参与糖代谢过程中α-酮酸脱羧反应。
维生素B1缺乏时糖代谢在丙酮酸阶段中段,而且丙酮酸、乳酸堆积产生毒害作用,影响神经组织。维生素B1缺乏时,导致胆碱脂酶活性增强,乙酰胆碱分解迅速,胆碱能神经的传导机能发生障碍,造成胃肠蠕动缓慢,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
7.2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每克分子酶含4克原子的硒,此酶能还原包括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物在内的所有的过氧化物,使之还原为无毒的羟基化合物。硒还参与辅酶A和辅酶Q的合成,在三梭酸循环及呼吸链电子传递中发挥作用。故硒缺乏时,由于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以致过氧化物不能被分解破坏,容易造成对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的损害,招致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变性,坏死,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和运动障碍。
7.3 维生素B1含存于新鲜蔬菜、青草、豆类、麦类,米粒的外壳及酵母中。反刍动物通过瘤胃内容物微生物能合成自身所需要的维生素B1(硫胺素)。
7.4 土壤中硒的含量不足,以致草料内硒的含量不足或缺乏,是硒缺发病呈地区性发生的主要原因。资料表明,饲料中含硒0.1mg/kg是安全而适宜的。母畜维生素E不足,也是本病发生的常见原因。如长期用劣质干草、秸杆及块根等含维生素E不足或缺乏的饲草喂母畜,或用腐败变质的玉米、豆类,因维生素E被破坏,均可引起母畜维生素E不足或缺乏,使仔畜生后易发白肌病。
7.5 长期饲料单纯,牧地草质不良,母畜缺奶;或患慢性消化不良的胃肠疾病,都可造成长时间的维生素B1的不足或缺乏。成年羊瘤胃中的细菌可以合成维生素B族,但羔羊胃的发育不健全,合成维生素B族能力很弱,所以羔羊易患缺乏维生素B1症。
7.6 某些砂状黄土母质较缺硒,在不同的植物中从土壤中吸收硒的能力有明显的差别。例如:白三叶草吸收能力最低,豆科、菊科和某些品种植物有较高的吸收能力,硒在饲草中的含量以0.1mg/kg为标准,低于0.05mg/kg可使羔羊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