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脓疮是由口疮病毒引起口内粘膜糜烂、口唇皮肤破溃结痂的疾病。笔者六年来采用口衔药袋和唇外抹药的办法治愈近千只,现将治疗羊传染性脓疮病的案例情况报告于下。
一、发病情况
每年6~8月,随着高温少雨,青草相对短缺,奶山羊不分大小,流行以口腔及外唇病变为主的传染性脓疮。起初个别羊发病,数日可波及左邻右舍乃至全村羊相继感染,发病率在30%~50%,户外放牧羊多,大部分通过接触或食入感染过饲草而发病,病程10~20天,严重影响羊只饮食及发育。绵羊似乎未见发病。
二、临床症状
患羊口角、唇边、口腔粘膜出现小红斑,逐渐变为高粱米大小豆疹,一、二天形成脓疮,破溃后结成黄棕色疣状硬痂。多数患新豆疹、脓疮、痂垢融和,使上下口唇形成大面积龟裂,随着痂垢下肉芽组织增生,痂垢不断增厚,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菜花状隆起。同时齿龈,颊部粘膜,舌体也发生水疮,破裂形成浅状溃疡,口温高,嘴边挂满粘沫。有时口腔病变向软颚及咽喉部蔓延,引起颜面变形呈直桶状。发病初期采食反刍减少,后期停止,精神萎顿,个别因口腔内外高度肿胀张嘴困难衰竭死亡。体温、脉搏、呼吸多无变化。
三、如何治疗
畜主及当地兽医采取灌服明矾、蛋清、盐擦、肌注抗生素,收效不大。笔者根据患羊以口腔粘膜及外唇病变特点,采取口衔药袋和唇涂药物数日内收到满意效果。
1、口衔药袋法:根据羊只大小磺胺甲基异恶唑(或增效联磺片)2~4片甲硝唑2~4片V-B22~4、片杜灭芬含片(或碘含片)2~4片。
将上述药片用单层薄布缝合起来似火柴盒大小,用两条20厘米长细软绳分别穿系药袋两角,在水中将药袋浸湿,于牧羊后的中午或晚上衔于口中(药袋两角细绳耳后系拴合适以不游离出口外为准)4~8小时,放牧或喂草饮水时取下,一日1~2次(每次需更换药袋)。此法治疗口唇粘膜糜烂的患羊1~2次即见效,病重患羊连用2~3天,肿胀消退,采食恢复。
2、外唇增厚的痂垢日涂菜油2~3次,待其软化后剥除痂垢,淡盐水清洗后涂2%龙胆紫或抗生素软膏,持续2~5日即痊愈。
四、如何预防
1、发病期间避免麦茬地放牧,减少尖锐麦茬刺伤唇部受感染。隔离病羊,用2%火硷水做好圈舍、饲槽水盆的消毒。
2、对每年发病地区的羊在入夏前用羊口疮弱毒苗免疫接种,杜绝盛夏期流行。
3、患羊口衔药袋直达局部病灶,具有消炎、改善局部环境、修复损伤粘膜功效,同时对唇部外翻痂垢涂油布药,内外并治,操作方便、花钱少、康复快。